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1584家企業簽廢油脂回收協議 不簽不予環保審批
2011-10-26 09:08:25 來源:生活報  作者:宋揚 李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飯店後廚內設置的油水分離器

  生活報10月26日訊 今年8月以來,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一場圍剿“地溝油”戰役。記者多次對哈市及周邊的“地溝油”加工企業進行暗訪。25日,記者從哈市環保局了解到,從9月下旬開始,該局對4757家餐飲企業開展廢油脂環境污染專項整治行動。共安裝油水分離器和油煙淨化器1641臺,1584家餐飲企業與有資質的處置企業簽訂了廢油脂處置協議,從源頭上遏制“地溝油”的產生。

  A

  油水分離器從剩菜中分離出廢油脂

  據哈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從源頭遏制住餐飲廢油脂形成“地溝油”,環保部門督促餐飲單位安裝、使用油煙淨化、油水分離設施並回收廢油脂,監督處置企業收集、處置廢油脂行為。

  據哈市環保局固廢輻射管理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截至10月14日,哈市共安裝油水分離器和油煙淨化器1641臺。

  目前,哈市證照齊全的餐飲單位基本都簽訂了廢油脂回收協議。對無證照經營餐飲企業,經過逐家檢查,本著鼓勵其自願簽訂廢油脂處置協議的原則,規范開展廢油脂回收,對具備條件的企業優先辦理環保相關手續。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哈市餐飲行業安裝的油水分離器和油煙淨化器以自主購買為主,其中部分餐飲企業的油水分離器由回收企業免費提供。餐飲企業將餐桌上的剩飯剩菜集中裝入油水分離器,油水分離器通過過濾、油水比不同的方法將廢油脂分離出來,然後再由廢油脂回收企業統一回收。

  B

  廢油脂統一回收後加工成化工原料

  據哈市環保局固廢輻射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哈市范圍內已經有兩家具有回收資質的廢油脂處置單位在市環保局備案,同時,還有三家廢油脂處置企業正在試生產。回收後的餐飲廢油脂將通過高溫加熱、蒸餾的方法,加工成化工原料,從而遠離“油脂鏈條”。

  該工作人員對記者說:“餐飲企業將油水分離後,廢油脂收集將是重要一環。為此,專項整治方案制定了詳細操作方案。”

  據了解,專項整治方案明確要求,轄區內廢油脂處置單位必須使用密閉車輛和統一容器收集廢油脂。督促廢油脂收集、處置單位與餐飲企業簽訂廢油脂回收、處置協議,由轄區環保部門備案。

  同時,要求廢油脂處置單位建立臺賬,詳細記錄每天收集廢油脂單位、數量和處置量。督促廢油脂處置單位每月向固輻辦、轄區環保部門報送上月回收、處置量。責令廢油脂處置單位在轉移處置廢油脂前,提供接收廠家相關證照和協議,並提出申請。

  C

  未按規定處理廢油脂最高罰兩萬元

  據哈市環保局工作人員介紹,下一步環保部門將深入餐飲企業重點檢查廢油脂收集、貯存等環節,同時對廢油脂處置單位回收、運輸、處置環節加大跟蹤督查力度。對違反規定的餐飲企業,特別是簽訂協議後不轉移或少轉移廢油脂的行為,一律按照《哈市餐飲業環境污染防治辦法》嚴肅處罰。對廢油脂處置單位不按照協議事項上門回收的行為,予以警告、處罰,屢教不改的取消處置資質。對沒有廢油脂回收標識的車輛、人員一律視為非法收集。

  據該工作人員介紹,為鼓勵餐飲企業安裝油水分離器及其他污染防治設備,環保部門把對餐飲業廢油脂監管工作與新項目審批、老企業環保年審工作結合,對不按規定安裝、使用防污設施、不簽訂廢油脂回收協議的餐飲單位不予審批審驗。

  同時,餐飲單位未按規定安裝污染防治設施的,處以3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廢油脂處理單位未按照有關規定對廢油脂進行處理,或者將未經處理的廢油脂轉讓、出售的,處以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