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哈爾濱大手筆打造文化產業 助推經濟造福百姓
2011-10-27 09:54:3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戚泥蓮 樊金鋼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0月26日訊 借著中央繁榮文化的大好機遇,哈爾濱目前正在抓緊推進重點文化項目建設。26日,記者驅車前往哈爾濱市幾處文化項目建設現場,感受哈爾濱文化日益繁榮的熱烈氣氛。

  在位於群力新區的省文化產業示范區現場,記者看到,文化廣場外部已經完工,廣場內文化產業示范區一期各項目都在緊張裝修中。古色古香的關東古巷仿古街內,青磚地、木窗櫺、茶館、戲臺,每一處都是一個別致的景觀;體驗式的山水書城,多媒體設備也已經安裝完成。同時,北方展藝中心、華誼兄弟影城也正在內部裝修。在位於松北區的哈爾濱大劇院建設現場,小劇場等部分主體結構已完成,大劇場正在進行鋼筋施工。在黑龍江動漫產業(平房)發展基地,企業員工討論劇本內容、設計人物、建模,隨處可見繁忙的制作場景。

  近年來,哈爾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建設,采取積極有效措施,不斷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使得有著悠久文化底蘊和文化品位的哈爾濱,在新一輪文化大發展的機遇中,得以借勢出海,揚帆遠航。

  據悉,經過長期積淀,哈爾濱形成了金源文化、移民文化、歐陸文化、音樂文化、冰雪文化、工業文化、紅色文化等豐富而多元的文化資源。與國內其他大城市相比,哈爾濱具有獨特的文化稟賦和品位。借此優勢,哈爾濱近年大力實施文化興市戰略,推動了全市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加快發展。

  文化事業加快發展。哈爾濱初步形成了以報業、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等行業為基本框架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去年以來,吸引社會力量先後投入141億元,重點推進哈爾濱文化中心、哈爾濱音樂廳、群力文化產業示范區等17個文化產業項目。目前,已建成示范社區文化中心160餘個,大型文化休閑廣場20個,農家書屋1669個,農村閱報欄(架)1661個,公共圖書館(含社區分館)63個。

  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基本完成了經營性文化單位改革任務。2010年底,整合哈爾濱話劇院、哈爾濱歌劇院等院、團的人員和資產,組建成立了哈爾濱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踏上進軍市場之旅。

  著力打造文化品牌,城市文化影響力提昇。挖掘整合文化資源,著力打造音樂文化品牌、民間民俗文化品牌、國際文化特色品牌、旅游文化品牌。經過努力,“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獲得2008年度“中國十佳文化節慶”稱號,中央大街獲得首批“中國歷史名街”稱號,哈爾濱被評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去年6月,哈爾濱被聯合國授予“音樂之城”稱號。

  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積極打造戰略性支柱產業。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由2005年的49.38億元增至2010年的139億元,年均增長23%。文化產業增加值佔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的69.5%。

  為將文化產業打造成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哈市提出在“十二五”時期把哈爾濱打造成為文化名城的奮斗目標。今年先後出臺了《文化發展規劃綱要(2011年~2015年)》、《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11~2015年)》等,繪就了未來五年的文化發展藍圖。據此,哈爾濱將構築“一軸”、“兩帶”文化發展布局,以松花江兩岸為重點,規劃建設基礎設施與產業集群。“一軸”即松花江濱水文化景觀軸。結合松花江不同區段、不同地域文化基礎,南岸突出歐陸文化、音樂文化、歷史民俗文化,北岸突出冰雪文化、濕地文化。“兩帶”即冰雪文化景觀產業帶、特色文化景觀產業帶。冰雪文化景觀產業帶依托冰雪大世界、太陽島雪博會等現有景區,建設完善一批展示冰雪文化、體驗冰雪文化的產業設施;特色文化景觀產業帶注重豐富城市文化底蘊和挖掘優秀歷史文化遺存,打造中央大街、果戈裡大街等特色街區,展示哈爾濱建築文化、歷史民俗文化、歐陸風情文化。

  同時,哈爾濱將打造江北特色文化產業區域、平房特色文化產業區域、群力特色文化產業區域、哈師大特色文化產業區域、中心城區特色文化產業區域、阿城特色文化產業區域等六大特色區域;重點發展新聞出版業、影視傳媒業、演藝娛樂業、文化旅游業、文化會展業、數字內容和動漫產業六大優勢產業;培育打造哈爾濱冰雪節、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哈爾濱交響樂團、哈爾濱民間民俗藝術博覽會、中央大街、《COOL·哈爾濱》、哈爾濱啤酒節等十個文化品牌;建設平房動漫產業園區、群力文化產業園區、太陽島文化產業園區、哈爾濱印刷出版文化科技產業園區、哈師大現代文化藝術產業園區、伏爾加藝術小鎮園區、冰雪產業基地、數字產業基地、音樂劇創作產業基地、冰上舞蹈雜技創作演出基地等十大文化產業園區(基地);重點推進哈爾濱文化中心、哈爾濱音樂廳、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等十三個重點文化項目。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