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8日訊 今年哈市地產菜上市量大、價格便宜。仔細分析市場行情後,一些長年在哈達市場批外埠菜的業戶原本10月上旬就忙起來,今年紛紛將季節性歇業延長半個月,這幾天纔『開張』。
不少細心市民發現,往年中秋節前後就大張旗鼓進入本地市場的外埠菜,最近幾天纔登上市區各早市、農貿市場,成箱包裝、擺放整齊的黃瓜4元/公斤、西紅柿6元/公斤、茄子5元/公斤、尖椒4.6元/公斤……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差別不大,卻銷量平平。
『地產的白菜、土豆剛上市不久,幾毛錢一斤,便宜又新鮮,市民還沒吃夠。外埠菜價高,買的人自然就少。』菜販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每年7月中上旬從地產菜大批上市,哈達市場外埠菜區的業戶就紛紛進入季節性歇業階段。蔬菜部經理陳贊忠介紹說,今年直到最近幾天,外埠菜纔逐漸替代地產菜佔據批發市場主流,比往年晚了半個月。主要原因是地產菜大量上市、價格便宜,而且近來天氣晴好,本地尚有部分儲存的西紅柿、辣椒,成為外埠菜的競爭對手。陳經理回憶,去年同期我市已連降雨雪,除了白菜、蘿卜等耐儲菜外,地產鮮菜基本絕跡,市場菜價全由外埠菜說了算。
采訪中不少蔬菜批發商認為,我市周邊新增的溫室、大棚等設施蔬菜基地將在今冬初見效果,冬季地產蔬菜的上市必定對外埠菜價產生衝擊,市民可享受到實惠。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