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1日訊 日前,雙鴨山市制定出臺增收計劃,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全力推進規模經營,通過政策激勵、宣傳引導、技術服務等措施,引導農民種植高產作物、擴大養殖規模、發展特色經濟,提高增收能力,確保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戶均增收1700元以上。
調整產業結構,各縣區立足實際,擴大高產、高效種植面積,切實增加農民收入。集賢縣重點在第一產業結構上做出調整,進一步優化玉米、水稻、大豆種植比例,加大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力爭糧食總產突破15億斤。饒河縣建水稻育秧大棚1183棟,蔬菜大棚200棟,玉米示范區4處。嶺東區種植綠色無公害蔬菜1000畝,五味子546畝。四方臺區種植胡蘿卜810畝。寶山區新建日光溫室8棟,6400平方米。
大力發展畜牧業,重點抓好良種工程、養殖典型,引進加工型龍頭企業,拉動畜牧業發展。擴大生豬、肉牛、肉雞飼養量,發展符合村情實際的特色養殖,拓展增收渠道。寶山區擴大七星牧業生豬和金鳳牧業蛋雞小區建設,七星牧業生豬項目已通過省綠辦考察驗收。饒河縣增加了黃牛、肉雞的飼養量。
加快發展勞務經濟,將新科技、新產品帶向農村,加強對新型農民的培訓,提高農民素質,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步伐。全市采取內轉外輸的方式,轉移農村勞動力3.19萬人,實現勞務收入0.42億元。
提高農產品質量,加快綠色食品開發。重點加強產業的規范化管理,抓好基地原料生產和綠色食品企業產品加工兩項關鍵環節,實施標准化操作,靠品質促增收。寶山區已完成楊木崗村玉米和白瓜子、前進村有機木耳的綠色無公害農產品驗證。饒河縣擴大黑蜂養殖面積,養殖黑蜂5000群。
加快以種養業、物流業、交通運輸業為重點的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積極組建各類協會,發揮能人的帶動作用,促進農民增收。饒河縣建立農業合作社3個,投入2667萬元幫助農民建碎石場、磚場等,增加農民收入。在實施農民增收計劃中各縣區已投入各類資金3041萬元,完成建設項目4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