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2日訊 在北方農村,如果說三層以上的樓房還不多見的話,那麼,在七臺河市茄子河區中心河鄉中心河村,農民住進六層高的樓房,卻是很稀松平常的事兒。
日前,記者走進中心河村村民康秀平家,談起住樓房的感覺,康秀平一臉幸福。
沒搬進樓房之前,她家住的是三間大瓦房,這在農村已經相當不錯了。可與現在的生活相比,對於過去,康秀平還是很感慨:『不說別的,過去冬天取暖,燒煤扒灰,就是屋子收拾得再乾淨也不行,用不了多長時間又會滿屋灰塵。現在不一樣了,電源一插,所有問題全部解決,乾淨不說,還省時省力。』
康秀平家居住面積86平方米,買房花了11萬多元,裝修花了3萬多。呆在這樣的環境裡,康秀平說,和城裡生活沒什麼兩樣。
4年前,剛剛當選為村委會主任的劉文河看到,中心河村雖然位於鄉政府所在地,但地理位置的優越性並沒有充分發揮出來。他決定采取集資蓋樓的方式,由村裡提供土地資源,10戶農民各集資18萬元蓋起了七臺河市第一家村級商貿城。村裡則通過商貿城的建設獲得了400多平方米的辦公樓。
這一市場化運作的成功,使劉文河萌生了蓋農民公寓的念頭。2009年春,在他的游說下,良種場村水淹地搬遷建房選址在了中心河村,抓住這一機遇,農民公寓適時而生。2009年建成一期5棟樓,2010年建成20多棟,今年又新建24棟,如今已經入住2000餘戶,中心河村90%的村民都住進了新樓。
負責小區物業管理的高清林對記者說,現在農民公寓的庭院建設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中間是6米寬的水泥路,兩側是綠化帶,人行道鋪設彩磚。『庭院建好後,這裡的環境會更美。』
為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中心河鄉又在農民公寓北側修建了一座佔地3.2萬平方米的農民公園。每到晚上,這裡人頭攢動,笑語飛揚。
中心河村常住戶有900多戶,其中農業戶有500多戶,人均土地3畝。如今,他們都已將土地流轉出去,自己則另謀他業。上班的上班、經商的經商,全村已有30%的村民經商,經營著村裡27家飯店、32家大小商店。
劉文河對記者說:『不久的將來,我們這裡會成為一個真正的標准化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