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兩年路改 打開冰城主城區七成堵點
2011-11-06 11:26:05 來源:生活報  作者:張立 孫殿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11月6日訊 哈爾濱主城區的道路交通是一道難解的題:交通節點不暢通、城區路網不夠完善、既有道路承載能力有待提高等等,導致主城區道路擁堵現象十分嚴重。於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路改在哈爾濱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

  路改第一槍:6個月打通長江路『斷頭路』

  今年是哈爾濱實施三年路改工程計劃的第二年。『要說起哈爾濱的三年路改,還要從2009年開始。』哈市建委總工程師辦公室主任郭偉說。

  根據郭偉的回憶,在哈市確定了『北躍、南拓、中興、強縣』的發展戰略後,哈爾濱開始籌劃啟動三年路改工程。在經過了大量的調查、論證後,2009年10月,哈市真正開始啟動路網建設,包括建哪些路、怎麼建、怎樣解決道路施工給交通帶來的影響等,不過這些只是前期工作,很少為外人知道。

  經過籌劃,哈市決定先行啟動長江路打通工程。長江路建成於1993年,全長2458米,雙向10車道。由於地處哈爾濱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城市發展核心地帶,是連接會展中心和省政府的主乾道,因此長江路又被稱為『政務通道』、『會展通道』。由於受當年城市資金短缺的限制,長江路在延伸到南直路時『戛然而止』,成為『斷頭路』,導致只能連接中部地區,不能與城市東部區域相連接。經過精心籌劃,哈市決定率先啟動長江路打通工程,2010年4月,哈爾濱路改第一個路網指揮部誕生。

  經過6個月左右的建設,全長4913米的長江路斷頭部分被打通,打通後的長江路穿越哈爾濱實施『南拓』戰略空間依托的哈南工業新城,成為拉動哈爾濱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該工程印證了路改工程的必要性。

  『圍魏救趙』:『一環、三橫、三縱』緩解省政府擁堵

  『哈爾濱的路改並非盲目地建路,不是在搞「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而是有統籌考慮、全盤運作的總體思想。』郭偉說。

  郭偉舉例說,最為典型的是哈市啟動實施的省政府周邊區域改造工程。由於該區域建成年份較早,已不能滿足日益增加的交通需求。為了有效緩解省政府區域的交通壓力,哈市並非簡單地改造文昌街等,而是在省政府周邊實施了20餘項工程,包括架設文昌高架橋,打通文端街、文景街、文化街等『文』字片,打通宣化街、司徒片區等,將省政府區域形成『一環、三橫、三縱』路網體系。一環,以文政街、香濱路、六順街、嵩山路、黃河路、革新街、文景街等道路構成環路;三橫,為革新街、文昌街、和平路、長江路;三縱,為文政街、民生路、中山路。

  郭偉說:『這是一種圍魏救趙的辦法,在哈爾濱路改中被廣泛應用。』如為了解決陽明灘大橋建成後的交通流量問題,哈市在新建陽明灘大橋江南段疏解工程的同時,還實施了哈雙南路改造、哈平路拓改等7條道路、9座橋涵的改造,支橕了群力新區和哈西地區聯通發展,道路功能被最大化放大。

  兩年路改:打開主城區70%堵點

  記者從哈市建委了解到,在今年啟動實施的路網改造工程中,大成街打通工程效果如今已經得到了初步印證。

  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學院張亞平教授說,打通後的大成街與同步完成的淮海路拓寬改造工程相連,不僅實現了從大成街直接延伸至南直路,而且相當於修建了一條平行於先鋒路的又一條重要交通乾道,實現了與內環、二環的有效通達,可有效分流黃河路、長江路、先鋒路交通壓力。同時,將道外、道裡、南崗等區的區域交通有效銜接疏導,盤活這三個區的區域交通。

  在今年的路改工程中,重點實施城市東部、西部和中部『三大板塊』路橋重點工程,除八區地道橋和陽明灘大橋疏解工程外,其他道橋工程都已完成。通過分析,去年的路改效果已經達到了預期,今年的路改工程效果也得到了初步印證。截至目前,哈爾濱實施的路網建設,主城區70%以上的道路堵點已經被打開,哈爾濱正朝著快速道路交通時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