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美容健身行業年發千萬會員卡可純賺100萬
2011-11-06 11:30:57 來源:生活報  作者:王虹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11月6日訊 牛皮,卡包,可裝20張卡。這是一個品牌錢包的簡介,強調品質用料的同時,重點突出可以一次裝下多張卡。一個小小錢包裡常裝的,除了各種銀行卡外,剩下的幾乎就都是美容院、健身房、洗頭行、洗車行、洗衣店、足療室、擦鞋店等等會員卡。記者調查發現,大到一些高檔休閑會所,小到洗車行、擦鞋店,都紛紛推出『預付費』的會員卡,憑卡消費可享受優惠價,會員卡金額動輒幾百元、上千元甚至上萬元、幾萬元。與此同時,與之有關的消費糾紛也日益凸顯。

  那麼,一張小小會員卡背後,到底牽系著怎樣一條利益鏈?一些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了預付費卡的一些『內幕』。

  會員卡利益鏈:

  投資開店→發卡→回收資金→再投資開新店→再發卡

  『投資開店→發卡→回收資金→再投資開新店→再發卡』的經營模式,已成為打造連鎖店的一種通用模式。商家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在沒有提供服務前就獲得了資金回籠,鎖定客源。

  美容卡、健身卡、洗衣卡、擦鞋卡……所有這些會員卡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它們都是通過預付一筆費用給商家的,然後再進行消費。由於一些商家采取預付消費額度越大,優惠越多的經營模式,不少消費者的預付額度驚人,多達幾千元,甚至十幾萬元。

  記者走訪發現,各類消費卡之所以能大行其道,無不與商家拋出的誘人的優惠促銷有關。一家連鎖擦鞋店,推出了會員卡的優惠條件:『只要往卡裡充值100元,可享受擦鞋35次,辦卡當次免費,即(2.77元/次),比不辦卡每次消費要便宜2元多;往卡裡充值200元,可享受擦鞋75次;附近的一家面積僅有十幾平方米的汽車美容店規定,辦張洗車卡只要預付100元,就能享受每次10元的優惠價,比不辦卡能優惠5元;而淮河路上一家網吧的會員卡,條件更加誘人:首次充100元送50元,往卡內充錢的數額不限,充多少按比例送多少。』

  由於會員卡具有便利性和實惠性,預付消費備受消費者青睞。如今預付消費成為市民生活中的常態。『主要是圖個便宜,而且省去每次消費支付現金的麻煩。』在哈市從事美容用品生意的私營業主李女士告訴記者,由於平時生意上應酬較多,手頭的洗浴、餐飲等行業預付卡有七八張。

  據從事服務行業多年的人士介紹,『投資開店→發卡→回收資金→再投資開新店→再發卡』的經營模式,已成為打造連鎖店的一種通用模式。商家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在沒有提供服務前就獲得了資金回籠,鎖定客源。但由於這種消費模式的消費周期長,一旦門店經營不善,關門倒閉,或鋪租到期,老板卷款走人,消費者繳納的預付款很容易全部泡湯。

  美容卡內幕:

  『不斷加錢昇級,不加錢就別想預約服務』

  2日,記者來到哈市香坊區閩江路上一家美容連鎖店,提出要做一次皮膚護理,店員非常痛快地答應了。可是記者反復問她做一次多少錢,她一直避而不答。做的過程中,店員一直向記者推薦1298元的套系。記者推說臨時來這邊,以後不可能常過來,美容師立馬變了臉色,草草收工。

  今年28歲的朱女士曾經是哈市一家高級美容院分店的店長。她說,像記者遇到的情況在美容業非常普遍,這只是美容院的第一步,接下來不斷昇級的『勸導消費』纔是讓許多人無法承受的。

  記者:美容院有什麼辦法讓顧客辦會員卡呢?

  朱女士:美容院店員會用甜言蜜語哄消費者辦會員卡,一般會提出十分誘人的優惠條件,比如一個保濕套系,在中檔的美容院,交268元可以做5次,交568元可以做15次,交1258就可以做40次,在高檔美容院,一個套系就是幾千元,甚至幾萬元了,反正都是錢交得越多承諾得到的優惠幅度越大。

  記者:這樣說來,辦會員卡對顧客不是件『多買便宜』的好事嗎?

  朱女士:顧客辦卡時也多是這麼想的,可是美容院會不斷鼓動你往卡裡加錢昇級,名目特別多,今天說加500多可以昇級做美白,明天說再加1000元就可以昇級做精油開背,後天又說加2000元可以昇級做身體調理……總之,不停昇級就使美容卡變成了無底洞。我當分店長時,總店就給我下過指標,一天至少辦五張長期卡,就是指年卡,每張都得幾千上萬的,達不到就要接受處罰,我因此被罰了三次。為了達到指標,我們很多員工也辦了美容院的會員卡,我也一樣。作為店長,我要鼓勵員工讓顧客多消費,作為顧客我還要帶頭往卡裡加錢。最後,我實在無力承擔,就辭職了。

  記者:難以支付就不昇級不加錢,還做原來的套系不是也挺好嗎?

  朱女士:一旦你拒絕給卡裡加錢昇級,美容院就會采取策略:想做美容必須先預約,對那種捨得交錢昇級的顧客,美容院有求必應。而不捨得加錢昇級的顧客,預約的結果則是美容院跟你玩『捉迷藏』,不交錢昇級就別想預約成功。

  記者:如果顧客不滿意可以退卡嗎?

  朱女士:退卡?那你想都別想。當顧客要求退卡時,我們會以各種理由拒絕,因為辦卡時都是口頭承諾,他們也拿不出書面協議,只能吃啞巴虧。曾經有一位30多歲的女士,在我們店辦了一張12888的護理年卡,後來不斷昇級到了38888元,可是她連做了一個月後,發現皮膚有過敏現象,就要求退卡,但是老板明確『指示『我們:換產品可以,退卡絕對不行。那個女士交涉了好幾回,都沒有結果,一氣之下就不來了。這種事很常見,有的中小店,一張會員卡也就幾百元錢,發生糾紛或是店主跑了,許多人只能自認倒霉。

  健身卡讓收益最大化:

  『預收幾年會費,短期內就能收回成本』

  『辦次卡(指以次數算錢的臨時卡)多少錢?』

  『我們家沒有次卡,只有月卡、季卡和年卡。』

  『辦一張卡,全家可以一起用嗎?』

  『不能,一卡一人,不能通用。』

  『我女兒纔5歲,我們只是想平時帶她來游游泳,專辦游泳卡行嗎?』

  『沒有單獨的游泳卡,都是可以使用其他健身器械的卡。』

  『一個大人一張年卡3000多元,一個孩子也一樣啊?』

  『一人一卡,這纔顯得會員的尊貴啊!』

  ……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哈市道裡區、南崗區和香坊區的幾家中大型健身會所,在詢問如何辦理會員卡時,得到的答復很統一:除個別健身中心單賣游泳次卡外,其餘都是包含可使用其他器械的健身卡,最短期限的也是月卡。而且都強調是一人一卡,會員在連續辦三年或五年的年卡後,纔可以享受到辦一張年卡帶兩個人進場的優惠。

  秦先生曾是哈市某健身中心的資深私人教練,他表示,『健身行業基本上采取會員制,實行預付費制。也就是說,進入健身房之前,不管是辦年卡、季卡或是月卡,都是先預付錢再享受服務。像健身房這樣提前預收幾年會員費再提供服務的預付費模式對投資者非常有吸引力。因為一次性投入,在開張短期內就能收回成本,甚至獲利。這種經營模式又會刺激投資者繼續擴張,以求吸引更多的會員,預收更多的會員費。』據透露,很多健身房90%以上的收入來自會員費,其他收入則來自私教費用。

  秦先生說,辦卡之初一次性繳納年費可以為俱樂部帶來可觀的現金流,因此,業務員往往以各種優惠為名勸說消費者辦會員卡。一般來講,健身俱樂部都不允許持卡人隨便或是頻繁轉卡,從商業利益的角度說,在不允許轉讓的情況下,一人持一張年卡,且無法穩定並有效地使用,健身俱樂部可以實現利益最大化。『有些會員由於各種原因不能再繼續來了,想把健身卡轉讓,有的健身中心要繳納幾百元的轉卡費。』

  另外,『很多人的健身卡,都處於閑置狀態。』據哈市某大型健身中心負責人介紹,一個星期只去一次的會員佔了近二成,想起來纔去健身的有15%左右,長期不怎麼來的大約有10%。

  其實,健身俱樂部會員卡使用率每年只有七八成左右。從經營者的角度來講,最好客戶是買張全年會員卡,卻只來一天。所以,健身俱樂部賣『次卡』的成本是最高的,因為這張卡允許轉借他人用。這也是次卡的價格一定比年卡(會員卡)貴的道理。

  『其實,健身中心發卡時往往虛高報價,再以低折扣吸引消費者,俱樂部年卡一般標價3000元到5000元,折扣打到兩三折都有利潤。』秦先生說,健身中心還有讓消費者感覺非常合適的三年卡、五年卡,預收到的『睡』在卡上的會費和會員沒有消費完殘留在卡上的餘額,是一筆不小的資金。

  獲利巨大:

  『年發行千萬元會員卡,可純賺100萬元』

  據哈爾濱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曾燕南介紹,目前,大部分企業都把預付卡銷售作為一個營銷手段,導致我國龐大的預付卡產業鏈產生。而大量的企業獲得消費者的預付資金,並將該資金用於難以監管的各種活動,實際上已成為了一種變相融資的手段,但是因為有需求,所以這個市場還是很大。

  『對商家而言,發放預付費卡相當於得到無息貸款。例如,如果一家商戶年發行1000萬元會員卡,短期消費客戶若佔50%,那麼商家可獲500萬元的存量現金,減去1%的返利,這筆現金可存入銀行,獲協議貸款利息7%-8%。因過期、損毀、零頭放棄等原因,每年還有5%的卡內殘值,這樣算下來,一年有10%以上的純利潤。這意味著,如果一個商戶年發行一千萬元的會員卡,一年可純賺100萬元左右。』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在行內根本算不得秘密,這也是商家拼命發卡的原因。

  據了解,除了消費本身因為優惠條件樂於辦卡外,美容卡、健身卡近年來也成為了一種合適的『禮品』,許多對於收現金敏感的人士對於收下幾千上萬的美容卡、健身卡或是洗浴卡卻是十分坦然。收下卡後可以以9折左右的價格倒給『黃牛』變現,而『黃牛』再以加上幾個點的價格賣掉,其間的差價因為數量的巨大,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