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1月14日訊 『本人現在哈爾濱攻讀軟件專業,各項專業技能純熟,望尊敬的面試官大人能給予我大展宏圖的機會』……13日,哈市某傳媒公司的招聘負責人小謝一登錄微博,就面對著上百個@他的求職信息,如果一一看完至少要花半天時間,可因為信息太籠統卻很難找到合適的。隨著微博的風靡,時下不少大學生求職者開始用『微簡歷』的方式求職,為了從眾多簡歷中脫穎而出,有些人則直接@企業面試官甚至老總,可最終的結果卻大都石沈大海。
A
求職者:投企業不如
直接@面試官
隨著微博的風靡,一種新穎的『微簡歷』逐漸受到青睞,在新浪微博中搜索『哈爾濱招聘』就有11189條微博。然而想要用140個字把自己推銷出去卻絕非易事,不少微簡歷在發給企業的官方微博後,最終都石沈大海。
『那天偶然發現了哈市一家房地產公司面試官的個人微博,於是我就趕緊@他了一條140字的微簡歷,他很快就發給我了一個聯系電話。』東北農大大四學生小朱的這次經歷讓他驚喜不已,雖然最終沒能成功,但他卻和同學們分享了這個投遞微簡歷的『好辦法』,沒想到其他幾名同學發送的微簡歷都很快得到了回復,其中一人還獲得了到公司進一步面試的機會。在他看來,直接@面試官、負責人的個人微博,要比@企業所得到的回復更快,求職成功的幾率也就更大。
B
面試官:個人微博遭求職者『人肉搜索』
一些求職者告訴記者,因為以往向一些招聘微博發送微簡歷收效甚微,現在大家都想辦法搜尋心儀企業的面試官或者負責人的微博。『一般我都是從該企業微博的粉絲中查找,即便不能直接找到,也能通過他們轉發的信息中找到目標。如果找不到就直接發微博尋人,讓網友幫著找,就像「人肉搜索」似的。』求職者宋晨說。
相比求職者尋找到的『捷徑』,哈市一裝飾公司的招聘負責人陳穎卻因此而有些吃不消。『我當初開通微博是為了和親戚朋友分享些生活中的事,但沒想到突然有一天一個網友竟@我一條簡歷信息,當時挺意外他是怎麼知道我的真實身份,但出於禮貌我還是回復了他,但沒想到之後@我的簡歷不斷增多,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有上百條,現在只要一上微博就全是求職者發來的簡歷。』陳穎坦言,140個字的微博很難介紹清楚求職者的情況,而且如果每條都回復還會佔用大量時間,所以就再也不上微博了。
C
專家:通過正規渠道避免適得其反
微博求職成功率有多少?直接@面試官是否真的有助於求職。記者在網上對多名發布了微簡歷的求職者進行調查,發現真正如願的並不多。而一些直接@面試官的微簡歷即便是得到回復,也少有成功就業的。
對此,哈市人力資源市場職介科梁棟表示,有些大學生求職心切,在微博上向企業面試官甚至負責人直接發送簡歷,但收效甚微,因為企業的招聘是有一套完整的流程,不會因為某一條微博就會提供工作崗位。另外,面試官或者企業負責人的個人微博可能只是面向親朋好友,一般不談工作上的事,求職者一旦向這類微博發送簡歷,就肯定會讓對方感到反感,對求職者而言並無好處。所以求職者發送微簡歷,還是應向企業專門負責招聘的微博等正規渠道發送,將重點放在簡歷本身。梁棟建議,140字的微簡歷能為用人單位提供的信息有限,所以求職者可以在微簡歷中增加一個詳細簡歷的網上鏈接,並設置一定安全權限,讓用人單位能夠更進一步了解求職者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