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5日訊 今年42歲的齊齊哈爾市民邵先生身患白血病,住院治療費用達21.37萬元,以個體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醫保的他,得到了14.33萬元的醫保報銷費用,邵先生的家屬對此感慨萬分:『要是沒有醫保,真不知道還能不能看得起病!』
齊齊哈爾市深入推進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通過放寬參保年齡、降低繳費比例、減少繳費年限、提高醫療待遇、取消四種疾病限制、簡化辦事程序以及為並軌和解除勞動關系人員接續醫保關系等措施,使更多的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到醫保中來。全面建立了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以大額醫療保險為輔的多層次保障體系。
全民參保目標基本實現
齊齊哈爾市人口多、困難企業多、下崗失業人員多、工資基數低、歷史遺留問題多,曾一度給醫保的發展帶來層層困難與障礙。醫保啟動11年來,這個市交出了一份讓人滿意的答卷:截至目前,全市職工基本醫保參保人數達95.4萬人,居民醫保參保人數達75.2萬人,合計參保170.6萬人,參保率達99.6%,基本實現了全民參保的目標。
數據表明,目前全市220.89萬人擁有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等多重保障。11年來,市本級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累計分別有58.4萬人次、883.5萬人次享受到住院和門診待遇,共支出19.97億元;大額醫療保險有2.76萬人次享受到住院和門診待遇,共支出1.77億元;居民醫療保險有17.56萬人次享受到住院和門診待遇,共支出2.66億元;工傷保險有1.81萬人次享受到各項支付待遇,共支出1.54億元;生育保險有1.16萬人次享受到各項支付待遇,共支出4664萬元。
提高待遇擴大參保面
針對參保人員最關心的個人承擔費用問題,該市在力保基金總體平衡的基礎上,千方百計提高待遇,力求百姓利益的最大化。
目前,全市醫保待遇已達全省最高,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年最高支付限額3萬元,住院報銷比例平均89%,高於全省14個百分點(全省平均75%);大額醫療保險年最高支付限額27萬元,住院報銷比例平均91%;特檢特治報銷比例平均85%;12種特殊慢性病按不同病種年支付限額從3600元起最高達5萬元,報銷比例達到80%~90%。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住院報銷比例平均75%,高於全省23.3個百分點(全省平均51.7%),門診大病和特定疾病報銷80%。
11年來,全市先後40餘次調整醫保政策。在全省率先開展了普通居民門診統籌辦法,起付線50元,報銷60%,35萬居民受益。同時,出臺低保人員門診統籌辦法,報銷比例80%,7萬低保人員受益。
在2001年開展糖尿病、肝硬化、腎移植等6種慢性病鑒定基礎上,該市又新增加了帕金森、脫髓鞘、血友病等6種。現在,全市享受門診慢性病報銷待遇人員已達1.3萬人,每年為慢性病患者支出4800多萬元。
每筆錢都用在刀刃上
為保證每筆基金都用在患者身上,齊齊哈爾市通過審核、稽查、結算制約機制、病種適時調整機制等手段,將不該使用的費用『水分』擠出來。近兩年來,通過嚴格管理,先後查處定點醫院、定點藥店以及參保人員違規560多例,節約資金510萬元,累計節約支出4200萬元,而節約下來的錢又全部用在了提高參保人員的醫保待遇水平上。
一項項惠民政策相繼出臺: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退休人員建立個人自願選擇的大額醫療保險;建立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統籌,擴大受益群體;建立醫保城鄉統籌,打破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界限,實現醫療保險繳費統一、待遇統一、管理統一的目標;全面解決企業老工傷問題,利用自有資金,將關停破企業老工傷和已參保企業2.39萬名老工傷人員全部納入工傷保險管理;提高居民醫保年最高支付限額,使其達到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且不低於5萬元。
該市還重新開發醫保信息系統,投入1400多萬元,建立涵蓋市級統籌和城鄉統籌並且處於全國領先的醫保信息系統,實現醫保全市『一卡通』、住院患者數據跟蹤、遠程電子病歷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