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叢中每隔幾步就是一堆焚燒後的灰燼。
東北網11月17日訊 近日,家住哈市南崗區嵩山小區的李先生向記者反映,入秋後,該小區保潔員多次在小區院內對落葉進行了集中焚燒,燃燒時火苗足有一米多高,濃煙刺鼻。據了解,每年秋末冬初時節,我市每天大約清掃落葉30餘噸,兩個月時間內,千餘噸的落葉清理不僅給環衛工人增加了不少工作量,如何處理這些落葉,也在全社會引發爭議。
焚燒落葉已是“頑疾”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了南崗區嵩山小區,看到小區健身休閑廣場周圍的多個灌木叢中都有焚燒樹葉後留下的灰燼,在灌木叢中格外刺眼。據業主趙大爺講,在小區院內焚燒落葉已經有好幾年了,每到這時,濃煙滾滾,周圍的住戶都不敢開窗,燃燒後的灰燼也沒人處理,風一吹,漫天都是,一走一過都得捂著口鼻。最讓居民擔心的是,秋季乾燥多風,一旦引發火災,後果將不堪設想。
隨後,記者走訪了道外區大方裡等多個小區,都發現了同類情況。對此,嵩山小區物業經理王桂芳也很無奈。據她介紹,一到秋天,每天單是清掃的落葉就要裝好幾車,居民繳納的物業費有限,清運樹葉並不在保潔范圍內,沒辦法就得自己找車,運一車240元,一個月清理樹葉就花了5000多元,物業公司入不敷出。此外,小區內的保潔員有限,落葉清掃工作量較大,清掃不過來時,保潔員就對落葉進行集中焚燒,接到業主反映後物業公司也曾派人多次勸阻,但都沒有效果。
近日,家住南崗區嵩山小區的李先生向記者反映,入秋後,該小區保潔員多次在小區院內對落葉進行了集中焚燒,燃燒時火苗足有一米多高,濃煙刺鼻。據了解,每年秋末冬初時節,哈市每天大約清掃落葉30餘噸,兩個月時間內,千餘噸的落葉清理不僅給環衛工人增加了不少工作量,如何處理這些落葉,也在全社會引發爭議。
哈市落葉日清30餘噸
據了解,根據《哈爾濱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規定,對隨地焚燒落葉、垃圾或其他雜物者,責令改正,對個人處以20元以上1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和個體企業可以處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有了這樣的規定,市區內落葉焚燒卻仍然屢禁不止。
據市城管局環衛辦環境科李副科長介紹,與南方許多城市相比,哈市秋季的落葉不具有觀賞性,不能形成景色供市民觀賞,葉落後必須及時清理,否則堆積久了既容易腐爛發霉,又會與生活垃圾夾雜在一起,對城市環境造成污染。每逢秋末初冬時節,各區環衛隊不但要加派人手,工人們每天還要加班加點、循環作業纔能保證路面清潔。據粗略統計,哈市每天都要清理落葉30餘噸,一冬天就要有千餘噸落葉需要處理。目前,這些落葉大多會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被統一運到垃圾處理場進行集中焚燒和填埋。
落葉制肥環保節能
據東北林業大學生態學聶教授介紹,落葉雖小,卻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氨基酸等有益的物質,是非常好的有機肥料和燃料,也可以造紙、做飼料和種植菌類等。目前,國內已有很多城市對落葉進行了回收再利用,如濟南試點回收落葉制成有機肥,鼓勵大家將落葉送到城肥處理中心,一噸50元;同時,由於落葉燃燒發電產生熱量高,現在青島市已將收集的落葉經衛生填埋後制成沼氣發電,大大節約了能源。
“在我市新建的垃圾處理場也有堆肥處理工藝,但由於該工藝對垃圾質量要求高,導致目前沒能實現其功能。”據市城管局環衛辦環境科李副科長講,盡管我市大街小巷都設立了分類垃圾箱,但到目前為止我市還未能真正實現垃圾分類,這就造成落葉與生活垃圾混雜,無法做填埋堆肥。從去年開始,國家環保宣教科已在哈市個別小區設立了“落葉堆肥”試點試驗,設置1立方米的堆肥欄,一層土,一層葉子,漚到第二年就可以變成肥料,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項目成功將在整個哈市范圍內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