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養老護理員缺口六七萬 從業只有兩三萬人
2011-11-27 09:41:34 來源:黑龍江新聞網-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新聞網11月27日訊 11日,住在哈爾濱市第一社會福利院的77歲癱瘓老人宋老太被一只半尺長的老鼠咬傷了頭部及肩部共8處,此事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在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負責護理宋老太的哈爾濱第一社會福利院護理員姜樹珍表示,事發當天,她同時護理10個老人,其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有9個。

  這樣一個失調的比例大大超出了相關的規定。根據《黑龍江省養老服務機構管理暫行辦法》,護理員與自理老人比例1:5至10;護理員與半自理老人比例1?3.5至5;護理員與不能自理老人比例1?2.5至3.5;護理員與完全不能自理和癱瘓老人比例1?1.5至2.5。據介紹,目前哈爾濱市第一社會福利院共住有老人445人。如果按照規定的最低要求計算,該院應至少配備52名護理人員。但哈爾濱第一社會福利院副院長王東軍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該院護理員大概有將近20人,因為特別難招,養老護理員短缺的程度幾乎讓該院舉步維艱。

  據哈市民政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哈爾濱市目前養老護理員的缺口大約在六七萬人。

  一個護理員十幾家搶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市區6家老年公寓發現,各家共同的一個話題就是:護理員太難招了,招來乾不了倆月又都跑了,活累,工資又不高,根本留不住人。『我們公寓目前居住著80多位老人,而護工只有7位,人手很缺。』開發區一家老年公寓的院長說,盡管他們打出了每月1800元工資、包吃住的待遇,但仍然招不到足夠的人。南崗一所知名的民辦養老機構,目前入住老人500多人,負責人介紹說:『現在我們院共有養老護理員80多名,但絕大多數是下崗失業的「4050」人員,這些人再過幾年就乾不動了,而後續的養老護理員又招不上來,真是著急啊!』

  據哈市民政局社會福利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哈市養老護理員多是下崗工人或是農民工,年齡多在四五十歲左右的婦女。護理員的工資在1000元至1600元,特別護理需要24小時看護,工資約2000元左右。每家養老機構的養老護理員都不夠,經常出現十幾個僱主搶一個護理員的局面。

  護理員『三低一高』缺口大

  據了解,目前養老護理員普遍存在『三低一高』:學歷偏低,多數是小學或初中文化;收入偏低,月收入不到2000元;社會地位偏低,普遍觀念認為從事養老護理不體面;年齡高,從業者多是四五十歲。

  據哈爾濱市民政局社會福利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10年年底,哈市60歲以上老人已達142.6萬人,『空巢』老人已達到老年人總數的50%以上。部分喪失和完全喪失自理能力的老人佔約19%,即約28萬人。這些老人需要專業護理和照顧,如果按照喪失自理能力老人與護理員1?3的比例來推算,哈市需要約9萬名養老護理員。目前,哈市公辦和民辦養老機構有214家,還有225家已經改造完畢的助老家庭。由於養老護理員流動性大,所以人員數字一直不穩定,很難精確統計。據估算,目前哈市在職的養老護理員多算也就兩三萬人左右,如此,哈市養老護理員的缺口大約在六七萬人。據有關部門測算,哈市老年人口正以每年3%的速度遞增,也就是說,哈市老年人口每年增長約4萬人,可是養老護理員人數的增長卻遠遠低於此。

  活累工資低沒人願乾

  地點:哈爾濱道裡區撫順街人纔市場

  時間:21日14時

  萬寶琴,46歲,來自伊春。記者說自己的老母親癱瘓在床,問她是否可以照料。萬寶琴很不耐煩地說:『給老人端屎端尿太髒太累,給多少錢我都不乾!』

  劉大海,35歲,來自五常農村。剛來哈市打工的他急需在哈市有個落腳點,聽說每月工錢是1500元,劉大海表示:『頭幾年保姆包吃包住就1500元了,你開的價兒太低,要是能多給點兒,我還可以考慮考慮。』

  劉秀麗,39歲,家住道裡區新陽路。記者稱自己開了一個養老公寓,問她想不想做護理員。劉秀麗很堅定地表示:『我聽說養老公寓的護理員一個人都要照顧好幾個老人,有時晚上還得照顧,要喂水喂飯,接屎接尿,纔一千多元錢,我可乾不了。』

  養老護理員需求這麼大,工作強度又大,為何工資一直漲不上去?不少養老機構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主要還是養老院的收費價格一直偏低,導致護理員的收入難以增加。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哈市養老機構收費價格,一般每人每月平均在750元至1300元不等。養老院的收入主要是靠入住老人的交費,本就是微利,如果護工工資漲太高,可能就會虧損,如果不上漲,又很難留住那些經驗豐富的護工。

  培訓成了走過場

  據了解,目前哈市在職的養老護理員中,取得過職業資格認證的還不到三分之一。南崗區一家家政服務公司的工作人員直言:『來登記就業養老護理員的人員基本沒有接受過專業培訓,大家都認為這行入門門檻很低。』

  哈市一些職業培訓學校也順應潮流,將養老護理員納入培訓科目。23日,記者來到哈市道裡區一家職業培訓學校,一名周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般養老護理培訓為期十天,期滿後交380元錢可獲得國家頒發的從業資格證書。而對於結業後頒發的從業資格證書,記者多次確認,工作人員都說:『只要交錢參加考試,都可以獲得資格證書。』

  據哈爾濱市民政局社會福利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省沒有院校專門培養養老護理員,職高、技校也少有養老護理專業,大學畢業的專門人纔更少。按國家規定,養老護理員初級培訓須接受180個學時學習,而哈市比較專業的護理員大多是經過半個月左右的短期培訓。開設的主要是家政、養老護理和老年心理分析等簡單課程,教材大多由任課老師自己編寫,沒有統一的標准,課程設置也沒有系統。

  期待職業標准規范化

  對於目前哈市養老護理員缺口大的現象,哈爾濱工業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白淑英副教授認為,未來養老,必然是從家庭保姆照料到專業護理員照料的轉型,從以家庭和個人的贍養照料為主到以社會制度性保障為主的轉型,從保障老年人衣食住行基本生活到提供康復照料、情感護理等服務保障的轉型。養老照料絕不僅是簡單的清洗、喂飯和收拾大小便,還要關注到對老人的精神慰藉和心理疏導。

  總體看,目前我國養老服務業尚處於初始階段,養老服務的供給量不足,服務品種尚不豐富,服務質量有待提高。2012年,哈市將實行居家養老全覆蓋,養老服務業人員缺口巨大已成為養老服務的瓶頸。養老服務業是一個有著巨大市場潛力和廣闊發展空間的朝陽產業。

  黑龍江省社科院研究員董鴻揚認為,改變社會偏見和就業理念,提高養老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在行業中推行規范的職業標准,提高養老護理人員待遇都勢在必行。此外,養老機構對現有的養老護理人員要用感情留人,要有人性化的管理,讓大家覺得從事這個工作不比別人收入低,不僅有社會地位,也有相應優厚的勞動報酬。

  鏈接

  日本

  日本早已進入老齡社會,目前日本老人福利政策的重心開始轉移到居家養老、看護的方向。政府出資培訓了10萬名家庭護理員,負責看護老人,護理人群被分成不能站立、不能步行、不能脫穿褲子、不能排便、不能用餐、不能吞咽食物、不能記憶等各個級別,有關機構按照不同的級別提供登門訪問、短期入住、入住特別養老機構、入住老人福利院等不同服務。

  德國

  德國政府為了解決老齡化問題,安排一些大學生和獨居老人合住,大學生可以幫助老人打掃房間,陪老人聊天、外出采購等,這樣,既照顧了老人,又省下了宿捨的租金。此外,德國社會福利機構還安排一些獨居老人和單親家庭住在一起,組成臨時家庭。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