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過街天橋亟待昇級 緊挨斑馬線或鄰近街路不封閉行者寥寥
2011-11-28 09:39:00 來源:生活報  作者:王威 王焱麒 徐日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田地街與尚志大街交口附近天橋緊挨人行道 王焱麒 攝

  生活報11月28日訊 近年來,哈市城市道路和橋梁建設速度、數量較以往大幅提昇,過街天橋更多地出現在哈市街頭,為人車分流,車行更順暢,人行更安全發揮了很大作用,但部分天橋在科學選址上還有不盡人意的地方。近期,有哈市市民向本報反映,在哈市現有的過街天橋中,有的過街天橋少有人走,利用率較低。24日,本報記者對哈市部分天橋進行了走訪和調查。

  天橋地點1:田地街與尚志大街交口

  橋下十字路口過街挺方便

  13時,記者來到田地街與尚志大街交口附近的一處天橋,在橋下十字路口,各個方向過往行人均按照信號燈指示有序過街,很少有人走過街天橋。半小時內僅有3人選擇天橋過街。

  據附近執勤交警介紹,該天橋建成以來,每天走天橋的行人非常少。“這個十字路口過街非常方便,誰會再去走天橋呢!”這位交警說。

  天橋地點2:撫順街與安發街交口

  離公交站較遠行人橫穿馬路

  14時,記者來到撫順街與安發街交口的天橋。市民孫女士告訴記者:“公交站點離天橋較遠,不少人直接橫穿馬路,如果能離車站近些的話,走天橋的人就能多一些。”記者看到,很少人走天橋過街。

  天橋下攤販孫先生說:“這天橋如果沒有兩側引橋的話,誰能看出是天橋,廣告把天橋全都擋住了,走天橋的人總擔心被劫。”

  天橋地點3:安紅街與安國街交口

  附近有兩處人行橫道

  14時40分,記者來到安紅街與安國街交口附近的天橋看到,行人都從地面直接通過,極少有人走天橋。半小時內,僅有5人通過天橋過街。

  據附近攤販顧師傅介紹,該天橋自去年建成後,每天通過的行人不足20人。“這附近不到50米有兩處人行橫道,還有信號燈,大家過街都挺方便,誰還願意費事去走這天橋呢?”顧師傅說。

  天橋地點4:哈平路花卉市場附近

  離過街信號燈就50米

  記者來到哈平路花卉市場附近的天橋,這座天橋兩側都是植物園,附近有一條林園街,半個小時的時間,只有9個人通過此橋。記者在距此天橋約50米的一處信號燈附近看到,10分鍾以內有36名市民通過。

  居民孫女士告訴記者說,這附近有多個居民小區、花卉市場,橫穿哈平路的人不少,但是絕大多數人都會走信號燈,極少有人走天橋。

  專家:位置決定利用率

  記者從哈市城管道橋部門了解到,哈市主城區有各種過街天橋74座。

  “哈爾濱的天橋總數比沈陽少,比長春多,但長春的交通秩序同樣很好。可見天橋的數量與交通順暢並沒有絕對的因果關系,重要的還是設置的位置。”哈工大建築學院教授安學敏說。

  安學敏表示,天橋的設置目的是為了人車通行方便,所以天橋的設置一定要考慮交通路口的位置和信號燈的位置,如果靠得比較近,當行人步行到信號燈的水平距離與上天橋的垂直距離相差不太多的時候,絕大多數行人不會考慮天橋,一些天橋就是因為這樣而失去了功能。另外,天橋的出口也有講究,埃德蒙頓路上的一座天橋將出口設在了人流比較稀少的一側,這就使得天橋的功能大打折扣。

  “目前,哈市路橋快速建設,而天橋作為交通的一個組成部分,管理也應有所加強,不能拖後腿。”哈工大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張亞平表示。張亞平說,有關部門在設計天橋的時候,還應該注意道路的封閉隔離,養成市民走天橋過街的習慣。哈爾濱主城區經過兩年的集中建設,城市道路和橋梁建設速度和數量較以往大幅提昇,但在科學選址上還存在一些不合理等問題。

  對此,哈市市民希望在今後的城建規劃和城市管理中能夠改進,使得哈爾濱的城市規劃建設水平、城市管理與哈爾濱這座國際大都市的目標相稱。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