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艾滋病諮詢熱線數據顯示:每天諮詢者四五十 恐艾人群佔九成
2011-11-30 09:13:47 來源:生活報  作者:霍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編者按:

  12月1日是第24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行動起來,向‘零’艾滋邁進”。我省疾控部門發布了最新艾滋疫情,截至今年11月20日,全省累計發現並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2057例,其中哈市最多,佔46.7%。今年1-11月,全省新發現艾滋病感染者590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8.8%,其中九成以上的病例是經性傳播途徑感染的。我省自1993年發現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來,艾滋病感染人數逐年上昇。在世界艾滋病日即將到來之際,記者深入到艾滋病感染者和醫護人員群體中,了解他們的生活和工作狀態,傾聽他們的心聲。

  生活報11月30日訊 世界艾滋病日臨近,日前記者來到了哈市南崗區疾控中心,艾滋病科主任馮忠蓮告訴記者,以前中心的艾滋病諮詢熱線每天打進來的電話有10餘個,現在臨近世界艾滋病日,中心的諮詢電話明顯多了起來,一天要接到四五十個電話,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諮詢檢測事宜。這些人中有九成是恐艾人群,而且大多數是男性。

  為求心理安慰猛打諮詢電話

  王峰(化名)是哈市某事業單位的一名工作人員,年初的時候發生了一次高危行為,此後他便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中,越來越焦慮,去疾控部門檢查結果呈陰性也沒有讓他釋懷。

  為了求得心理安慰,張磊恐艾癥最嚴重的時候一個月曾撥打過20多次諮詢電話,少則十幾分鍾,多則一兩個小時,像抓住了最後一棵救命稻草一樣,就想聽到醫生親口說出“你沒事”這三個字,心裡纔能踏實,否則就吃不下睡不著,整包整包地吸煙。

  懷疑感染一有“病癥”就檢測

  今年21歲的小佳(化名)是哈市某高校的一名學生,3個月前她不小心摔了一個跟頭把膝蓋摔破了,後來出現了淋巴結腫大等癥狀,上網一查,發現符合艾滋病初期的癥狀。

  小佳越想越怕,認為膝蓋接觸過的土壤裡有艾滋病病毒,趕緊去醫院做艾滋病檢測,檢測結果呈陰性,醫生告訴她並沒有感染上艾滋病,這讓她稍微松了一口氣。

  然而不久後的一次感冒高燒又勾起了小佳對自己患艾滋病的擔懮,她再一次跑到醫院做了檢測。

  從此以後,只要是頭疼腦熱,渾身無力等癥狀出現,小佳必定要跑到醫院做一次檢測。三個月的時間內,她已經去哈市能夠提供艾滋病檢測的機構檢測了5次。小佳說自己其實也知道不會得艾滋病,但就是心魔難除。

  一夜情後恐艾拉全家做檢查

  在哈市從事商品批發生意的張磊(化名)與一個女同學發生了一夜情。後來他得知這名女同學交往過外國男朋友,張磊頓時如遭五雷轟頂,聯想起最近無故發燒,淋巴結腫大,莫非女同學把艾滋病傳染給了自己?張磊偷偷去疾控部門做了檢查,結果呈陰性。

  但這並沒有讓他解脫。此時,認定已經中招的張磊深陷恐艾的泥沼,生意也不做了,整天琢磨艾滋病的事。他不僅每天都把使用的毛巾、坐便器進行消毒,還帶著妻子、父母去做艾滋病檢測,甚至連三歲的孩子也不放過。醫生多次告訴他,他不是艾滋病感染者,放寬心回家好好工作生活,不要再來檢測了,可他就是聽不進去。

  恐艾癥是一種心理障礙

  馮忠蓮介紹,有過某種高危行為的人群成為恐艾一族的主力軍,這些人群不斷打諮詢電話、一次次要求檢測為的就是尋找一種心理安慰。

  恐艾人群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因為對艾滋病的無知而盲目猜疑的人群,認周圍可能藏有艾滋病病毒,自己隨時都有可能被傳染上;另一類是有過高危行為的人群,只要一發現頭疼腦熱,就會聯系上艾滋病的某種癥狀,去進行HIV檢測,即使結果證明並未感染也不相信。恐艾癥其實是一種心理障礙,極其嚴重的恐艾癥需要配合專業的心理醫生進行治療。潔身自愛避免高危性行為是預防艾滋病祛除恐艾癥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