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30日訊 “供熱用煤儲存了多少,供熱面積有多大,室內溫度能達到多少……?”隨著天氣的日漸轉冷,老百姓家裡住得暖不暖和成為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吉明心中愈加關注的問題。昨日上午,杜吉明帶領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對供熱企業進行檢查,並深入部分百姓家中探訪,實地察看供熱情況究竟怎樣。市委常委、龍煤鶴崗分公司總經理趙凱,副市長馬衝一同檢查。
杜吉明一行首先來到水電公司富力站農行換熱點,在詳細詢問了解了企業運行和供熱情況後,杜吉明指出,冬天供熱是北方城市第一位的民生問題,天氣越來越冷了,室內的溫度供不上怎麼能行,老百姓也不會答應。供熱單位一定要克服一切困難,以高度的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全力以赴供好熱。千道理萬道理,老百姓家裡冷就沒道理;讓老百姓的屋子暖和起來,這纔是硬道理。
鶴豐園綜合樓的供熱不好,群眾反響強烈。杜吉明一行剛到這裡的供熱站,就被正在那裡向供熱站“討說法”的群眾圍了起來,“杜書記親自來了,這回問題能解決了。”“我們這個月21日纔正式供上熱,屋裡溫度還不到10度。”“城管局墊錢給拉來的煤,白天拉來,晚上就讓他們賣啦。”“鍋爐房的煙囪都倒了,你就說這是咋管的吧,供熱還能好?”老百姓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地倒著“苦水”。
“誰是司爐工,老師傅你說良心話,不熱到底是咋回事?”杜吉明問。“開始是咱這煤不好,價錢還挺貴。”“價錢還挺貴?這不是為了省錢嗎,你家就這個溫度你怎麼辦?”“這個爐有點兒老化,別的煤要燒別的爐也挺好,就這個不行。”“你就得買好煤啊,要不老百姓能住上暖屋子嗎?應該10月15日供熱,你們都沒給供上,現在供上了,溫度還不達標,這怎麼能行?”“我是司爐工,別的我不管。”
“你們家都在附近住吧,走,上你家看看去。”“家裡有溫度計嗎?拿來我看看。”在居民於恩香家中,杜吉明一邊問,一邊走到暖氣跟前用手試著溫度。“家裡天天點著電熱器,屋裡纔12度,我都凍感冒了,現在天天吃藥。”已經年逾七旬的老人哭訴著。“阿姨,別上火,這個問題馬上解決,屋子馬上就熱了。”杜吉明親切地安慰著老人。“去我家看看吧,那兒更冷。”走進居民於淑芳的家中,一股冷氣撲面而來,“平時就七八度,凍得不行了,我就搬出去住了。我們這個單元現在沒剩幾家了,都搬出去住了。”
群眾的遭遇,讓杜吉明痛心;供熱單位的做法,讓杜吉明憤慨:“不管是國企還是民企,只要進入供熱領域,就得承擔社會責任,就要讓老百姓住上暖屋子。對老百姓不負責任、不拿老百姓當回事兒的企業,今後就要滾出鶴崗,堅決不允許在這裡乾,乾啥事都不能昧著良心。”杜吉明現場指示相關領導和部門負責人,要立即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和手段,迅速解決好這裡的供熱問題。
離開鶴豐園綜合樓,杜吉明一行又先後來到誠基水電熱力公司北部取暖車間供熱七站、供熱二站振興換熱點進行檢查,對他們高度重視,積極做好供熱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說,龍煤鶴崗分子公司的供熱面積佔全市的大半,管得好,供得熱,貢獻大,我代表全市向你們表示感謝。今後每年計劃的並網,就要往這些管理好、實力強的企業並,新建樓房不允許單體開發,不許進網。
在向陽物業管理公司九馬路物管站,杜吉明語重心長地對工作人員說,老百姓的事兒就是大事兒,只有你心裡裝著老百姓,老百姓心裡纔有你;你把老百姓當親人,老百姓纔把你當親人。不為老百姓辦事,叫啥市委,叫啥人民政府。冬天連熱都不供,老百姓最起碼的生活都保證不了,還談什麼小康社會、和諧社會。相關單位和部門要好好反思反思,總結總結,找找差距,還有哪些不足,一定要讓老百姓住上暖屋子。
在市熱力公司16號供熱站,杜吉明詳細了解了供熱系統的運行情況,並深入附近居民家中察看室內的溫度。看到居民家裡的溫度超過了21攝氏度,杜吉明十分欣慰。他強調,城市供熱關系百姓的切身利益,關系到百姓生活質量,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視,並采取積極措施全力保障冬季供熱工作。全市供熱單位要進一步增強全局意識、責任意識,心系百姓,關注民生,高水平、高質量地做好冬季供熱工作。企業有困難,先要從內部找原因,切實加強管理,不管什麼原因,也不能從老百姓身上克扣。要真正把百姓放在心裡,真正履職盡責,知責有為,乾不好的就要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