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開鎖小廣告隨處可見。
東北網12月1日訊 今起,《哈爾濱市開鎖業治安管理規定》正式實施。據悉,這是國內首個關於開鎖業的專項立法。今後,公安機關管理該行業將有法可依,開鎖公司規范化運營有了具體標准,用戶監督也有了實實在在的“抓手”。
立法進程
2008年5月1日,隨著《黑龍江省公共場所和特種行業治安管理規定》的頒布,開鎖業被正式納入特種行業,由公安機關進行日常監督和管理。今年10月,《哈爾濱市開鎖業治安管理規定》經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並於今天正式實施。
監管措施
今起,公安機關將依據該規定開展系列行動,聯合各分局及派出所等對本轄區的開鎖企業進行檢查,對弄虛作假的將嚴厲查處,對非法張貼小廣告進行持續打擊,以淨化我市開鎖業環境,保障群眾生命及財產安全。同時,警方還擬將出臺一系列措施加強對這一行業的監管:
———昇級“96110”平臺,設立人工話務員,並開設對用戶的滿意度回訪服務;
———重新設定話務軟件,采取無序排列方式,避免商家惡意競爭;
———聯合開鎖業協會、物價等部門制定統一收費價格標准並進行公布,使市場競爭進入良性循環;
———對開鎖從業人員或接線員進行培訓,規范接電話語言,提昇服務質量;
———等法規運行一段時間後,將對出現的一些問題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並想辦法進一步簡化程序,方便百姓。
針對開鎖過程中,因嫌麻煩,用戶及開鎖從業人員很少到派出所進行登記,其他人員在場監督的也很少,大都為私下進行,警方提醒,在尚未出臺更便捷的措施之前,單位或個人需要開鎖時應主動到公安機關進行登記,開鎖從業人員也應遵守各項規章,從而使百姓人身財產安全得到進一步的保護。如公安機關查實從業人員不主動到公安機關進行登記的將嚴懲不貸。
法規解讀從業人員應有資質留信息
《規定》明確,從事開鎖經營的,要有合法、固定的經營場所和必要的經營設施;有與從事鎖具開啟規模相適應並取得專業資質的從業人員,同時,利用開鎖技術實施違法犯罪活動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員,不得從事、開辦開鎖業經營活動。公安機關在核發《特種行業許可證》時,應當提取開鎖從業人員的指紋、掌紋等信息。
《規定》明確,提供開鎖服務時,開鎖從業人員、求助單位和個人應當到轄區公安派出所登記。開鎖從業人員為個人房門提供開鎖服務,應當查驗求助人的居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並登記保存。開鎖時,應當有鄰居、社區或者物業管理單位工作人員在場。求助人不能提供有效身份證件的,或者開鎖時鄰居等不能在場的,應當由求助人提供擔保人,不能提供擔保人的,應當在轄區派出所民警的監督下實施開鎖。開鎖從業人員為求助人開啟各類機動車鎖的,應當查驗登記求助人的居民身份證、行車證、駕駛證等,求助人不能提供證件的,應當在轄區派出所民警的監督下實施開鎖,並在開鎖後查驗。
《規定》明確,進行開鎖技術培訓,應當經所在地公安機關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傳授開鎖技術,出售、出借開鎖技術資料和開鎖技術工具。開鎖經營者和開鎖從業人員未按規定程序提供開鎖服務的,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未對開鎖過程進行記錄,或者泄露委托人的身份、財產信息的,處1000元罰款。擅自傳授開鎖技術,出售、出借開鎖技術資料和工具的,處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罰款
現狀調查價格不統一投訴很艱難
“黑開鎖公司”曾多達150餘家
據市公安局治安支隊副支隊長崔學軍介紹,2008年開鎖業被正式納入特種行業管理後,我市公安部門開始著手對全市的開鎖行業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在工商部門注冊20餘家,未注冊登記的“黑開鎖公司”達150餘家,從業人員300餘人。且行業管理無序、經營秩序十分混亂。樓道內、廣場上等張貼的開鎖小廣告隨處可見,其中不乏一些惡意廣告,即不以為市民提供開鎖服務為目的,而是借此尋找實施入室盜竊犯罪的機會,存在極大安全隱患。此前,全市就曾發生過開鎖人員提供服務後,又到用戶家中實施“回頭作案”的案件。
針對以上問題,市公安局治安支隊結合哈市實際給全市的開鎖行業設定了四道門檻:
———整合開鎖公司,重新發放許可。如道裡、道外、南崗中心區必須有6名以上技術人員、3臺機動車纔可申請開辦開鎖公司;其他區、縣(市)可適當減少人數。
———必須有獨立、固定經營門市,且不允許與居民住宅共用一條通道。
———每個開鎖技術人員必須經公安機關審核,並留存指紋等詳細個人信息,否則不得從業。其中對法人的政審則更加嚴格。
———法人、技術人員必須在所在地區公安機關派出所建立個人從業檔案,經營地址遷址時檔案也將隨之遷到所在地公安機關。
經過整合和規范,目前,全市經公安機關及工商等部門認證並發放許可的合法開鎖企業有82家,從業人數約為250-350人之間。
“96110”兩年接開鎖電話近萬
據治安支隊特種行業管理大隊大隊長張雷介紹,2008年以前,群眾或單位尋找開鎖公司通常有三條途徑,即撥打110求助;通過114電話查詢;通過街頭小廣告。
2009年,哈市公安機關將82家通過安全審核的開鎖服務企業接待電話關聯到“96110”系統,對公眾免費提供支持,自動轉接開鎖企業為群眾服務。此間,警方打掉20餘家非法開鎖公司,“黑開鎖”在哈市幾乎絕跡,開鎖小廣告亂貼亂畫的現象得到有效遏制,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得到有效保護。
據了解,“96110”從開通至今接到有關開鎖業務方面的話務量近萬條,且接開鎖業務電話量逐年增加,目前每天上百個。同時,公安部門也監制了許多提示牌安裝到居民樓道或各類場所等。自開通後,哈市未發現由正規開鎖公司人員實施入室盜竊的案件,警方曾破獲的多起技術開鎖案件均為外地人員流竄作案。
開鎖價格30至300元不等
據了解,目前,用戶開鎖需要支付的費用並沒有統一標准,各開鎖公司隨意要價的現象比較普遍。如開啟家庭普通門鎖的價格從30元至80元不等,稍難開些的鎖會漲到100-150元。如果開鎖對象為車輛,一臺普通家用車鎖的開鎖價格至少也需要200元,遇到奔馳等高檔車輛,價格就會飆昇至300元以上。
用戶不滿意投訴無門
據張雷隊長介紹,“96110”在實際運行中,一些問題也逐漸顯現:如該電話以區為單位進行循環,如道裡區百姓撥通電話轉到一家開鎖公司後,下位用戶再打電話將自動輪到下一家,直至該地區所有公司輪遍再重新循環。一些商家“鑽空子”采取卑劣手段在電話上做手腳進行惡意競爭。還有一些用戶尤其是老年人撥打時,經常因表述不清而使雙方無法正確交流;一些開鎖商家人員接電話態度惡劣,語言不規范,使用戶不滿意且投訴無門;百姓打通電話後,因開鎖人員來得慢,便再次撥打電話選擇另一家公司,極易產生糾紛;有些小商家雖然表面整合成一家大公司,但實際各自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