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2月2日訊 看慣了噴吐濃煙的鍋爐,以及時常發生跑冒滴漏的供暖管線,乍一看到沒有鍋爐房、沒有換熱站、沒有供暖管線的電地熱供熱小區,覺得眼前一亮。位於哈爾濱市方正縣的芙蓉花園小區是哈市較早使用電地熱供熱的小區,至今已經投用了四年。一個供熱季下來,居民家比水暖供熱可節省30%的熱費。電地熱一改傳統的供熱方式,居民一律用多少熱交多少錢,不必交停熱費,真正實現了按需用熱的理想供熱方式,小區居民都看好這種供熱方式。11月30日,記者踏訪了這個采取電地熱供熱的小區。
無需鍋爐房換熱站 只要有電就能供熱
11月30日一早,記者驅車趕往方正縣。此時正是哈市供熱的當口,一路上總能看到一根根直衝雲天的大煙囪在噴雲吐霧,路上感覺煙霧繚繞。這讓記者更想看到電地熱供熱小區的樣子。
10時許,記者到達方正縣芙蓉花園小區。這是一個有著3萬平方米面積,由5棟樓組成的小區。走遍整個小區也沒有發現鍋爐房和換熱站用房。該小區居民王女士對記者說:『這個小區從來就沒有過鍋爐房。』
記者敲開了該小區2號樓3單元一戶居民家的門。進入室內,一股熱氣襲來。此時,一名50多歲的保姆正光著腳與房主家17個月大的寶寶坐在地墊上玩,溫度計顯示室溫為22℃。這名保姆說:『房主家使用的是電地熱,如果不是因為孩子小,現在家裡這溫度完全可以暫時把熱給停了。』據了解,該小區是2007年冬季入戶的,入戶之初便采用了電地熱供熱方式。負責該小區電地熱安裝的黑龍江中惠地熱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人員田曉輝告訴記者,整個小區的5棟樓都采用了電地熱供熱方式,即電熱膜采暖。電地熱以電力為能源,以低溫輻射電熱膜為發熱體,是一種新型的節能型供熱方式。從直觀上看,它與水暖地熱最大的區別是:不需要供熱公司,不需要鍋爐房和換熱站,更不需要供熱管網,只要有電就有熱。
每個房間獨立控溫 用多少熱居民說了算
小區1號樓2單元4樓居民喬大娘說:『用電地熱真的很方便,也不用擔心因供熱管線爆裂而停熱什麼的。』她白天時會把電地熱關閉,到了晚上纔打開。『反正都是自己家用熱,只要不冷就不用插電供熱,天冷時,只打開常有人待的房間的供熱開關,可以節省電費。』
記者注意到,居民家每個房間的牆上都有一個閥門——溫控器。中惠地熱總工程師王英偉告訴記者,電地熱供熱原理是:每個房間安裝一套系統,這個系統包括溫控器、連接電纜、封裝地膜等。居民想用熱時就接通電源,然後將溫控器調到預設的溫度上。預設溫度可在5-30℃之間任意調節,當室內溫度達到預設溫度時,系統自動處於平衡狀態並斷電,此時不需要花費電費;當室內溫度低於預設溫度時,系統會自動啟動通電,開始將電能轉化成熱能。
『正常電壓220伏即可滿足電地熱需要,而且一天的用電時間只有三四個小時,其他時間系統處於平衡狀態,不走電。』王英偉說。
芙蓉花園小區居民大多選擇白天家中沒人時將溫控器設定在15℃左右,晚上下班回家後,再將溫度設定到18℃以上。
1號樓2單元3樓住戶王女士說:『跟水暖地熱相比,我們即便整個冬天都不用熱,也不用申請停熱,當然不用交20%的停熱費。總之,用不用熱、用多少熱都是居民自己說了算,真正實現了用多少熱花多少錢,非常合理。』
減少污染節省空間
居民看好電地熱優勢
據了解,芙蓉花園小區是方正縣電業局家屬樓,當初決定選擇電地熱采暖方式是該電業局經過比照後決定的。該電業局一位姓寧的負責人表示,當時聽說市場上有一種叫電地熱的采暖方式,居民操作方便,供熱時間靈活,而且可以節省熱費,技術也很成熟,所以就選擇了電地熱。
居民王女士說:『許多朋友都很羡慕我們小區用電地熱,這種供熱確實很實惠。』她家已使用了三年電地熱,總體感覺這種供熱方式比較好。去年她家整個冬季的電費花了2000元,這其中包括照明、電器等日常用電以及電地熱的電費,而她家的使用面積是91平方米,按照當地熱費29.5元/平方米計算,一個供熱季,她家的熱費就至少節省七八百元。
中惠地熱回訪芙蓉花園小區上一供熱季的供熱情況時,進行了抽樣調查,結果顯示,與水暖地熱相比,居民家一個供熱季6個月平均節省熱費30%。
『節省熱費這只是電地熱的優勢之一。』王英偉說,水暖地熱在安裝時要求嚴格,每家都要掌握好管網的坡度;供熱前還要進行打壓試水、清洗管網等,否則極易出現跑冒滴漏等事故。這兩點而言,電地熱都不需要,簡單地說,鋪在地下就可以了,不需要日常的維護、清洗,安全性能更高。另外,電地熱不像水暖供熱需要鍋爐房、換熱站等,既減少了空氣污染,也節省了空間面積。
哈爾濱市建築設計院副院長程岩表示,如今各地市推廣熱計量就是要實現熱的公平買賣,並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不過,目前哈爾濱的水暖分戶計量還處在試驗階段,尚未真正實現分戶計量。僅就這一點而言,電地熱有著明顯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