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1月30日訊 今年從正式開栓供熱至今的一個多月來,哈市先後發生了多起水暖地熱泄漏致水淹樓下、管網堵塞致室溫不熱等事故。水暖地熱作為一種供熱方式,經過最近七八年的廣泛使用,暴露出弊端。如今,可避免水暖地熱弊端的電地熱在冰城興起。
水暖地熱堵塞爆管
成投訴熱點
最近一段時間,道外區南直路一小區的部分居民正在為家裡的水暖地熱不熱犯愁。N棟13樓居民王女士稱,開栓一個月來,她家的室溫普遍在十四五度。負責該小區供熱的太平房產經營公司樺樹分公司表示,造成小區供熱質量投訴風波的主要原因是,居民家水暖地熱管網內滿是泥沙,甚至有塑料袋等雜物,導致管網堵塞,使得供熱不均衡。
記者了解到,從10月20日正式供熱一個多月來,由水暖地熱引發的投訴比較集中。群力新區某小區8號樓1單元,是今年剛進戶的小區,在正式供熱的第三天,居民家就發生了水暖地熱漏水事件,18樓地熱漏水後,連續淹了17樓、16樓和15樓。
哈市景陽物業公司工作人員梁鑫介紹,在進入供暖期的六七天,該物業公司轄區內的一個小區就已發生了五六起水暖地熱漏水事件。
水暖地熱需要經常清洗、疏通,還需要借助供熱管網,大量建設換熱站,管網老化,很容易出現爆管等事故。哈爾濱富達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部門經理王德欣說,水暖地熱最大的弊端是必須要時常清洗,一般一年要清洗一次,否則很容易堵塞,一旦管網堵塞,勢必影響居民家的正常用熱。
電地熱環保省人力
溫度可自主調節
『當前,除了傳統的水暖氣,以及最近幾年流行的水暖地熱外,市場上又出現了一種新型的供熱方式——電地熱,它作為一種清潔能源,有著獨特的優勢,在市場上開始被應用。』哈市建築設計院副院長程岩說。
據介紹,電地熱其實是一種電熱地膜供暖系統,它與水暖地熱原理相似,只是地面下的地熱水管換成了電阻管,由水加熱變成了電加熱。
群力新區創業大廈已經使用了電地熱。在這棟大廈內,根本看不到暖氣片等供熱設施,而在地面上站一會,就會覺得腳下熱乎乎的。負責該大廈的物業主管郭建告訴記者,電地熱的采暖方式非常靈活,不受供暖期限制,可以提前和延期供暖,還可以分戶計量、分室供暖,溫度由自己掌握,5℃~30℃之間隨意調節。當供熱後室溫達到了指定溫度後,系統將自動斷電,不再走電字,不用花電費;當溫度低於指定溫度時,系統又會自動開啟,重新運作。如此一來,比實際供熱熱費節省了不少。『最大的優勢是,電地熱不用鍋爐房、換熱站,不需要人員看管、維護,節省了大批人力。』郭建說。
據了解,目前哈市方正縣芙蓉花園、哈市中國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職工住宅小區等居民住宅,以及一些辦公樓等均使用了電熱膜地熱供熱。
程岩說:『在實際應用中,電熱膜已嶄露頭角,足以成為集中供暖之外的理想補充,有著廣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