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老年人冬季健身遇難題:室外太冷 室內場館收費不便宜
2011-12-08 10:31:37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趙猛 劉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斯大林公園一角成了老人們的樂園。趙猛/攝

  八區體育場仍有人鍛煉。

  東北網12月8日訊 日前,有關部門發布了八區體育場有望明年改造的消息,著實讓不少老年人高興。一年六個月“冬天”的冰城難覓“平民健身館”,老年人冬季健身室內場地問題一直難解決。市有關部門說,“八區”改造將突出公益性,這給了不少老人希望。

  冬季露天健身老人扛不住

  昨天,記者在斯大林公園裡見到,盡管氣溫很低,但露天健身的市民熱情不減。在乒乓球區,20多位市民圍著8張乒乓球臺玩得熱火朝天,球臺臺面因使用率高,都有不同程度磨損,但球友們並不在意。趙鳳樓老人說:“這樣完全免費的場地幾乎絕跡了,尤其在冬季,能讓老年人健身的公益性場館更少。”趙鳳樓在這裡打球四五年了,他告訴記者,有關部門在斯大林公園安裝了8張乒乓球臺,球友們就自發成立了乒乓球協會,如今協會已吸收會員300多人。但一到冬季,氣溫低導致臺面龜裂、起包,不愛走球,如果連日下雪、刮風,老人幾天都無法過球癮。大家都盼著能有一處室內公益場館,稍微花點錢也願意。

  老人盼“新八區”能“可心”

  記者在“八區”體育場看到,因長期無人打理,場地中央長滿了半米來高的雜草,廢物、碎石隨處可見,但仍有老年人來健身。

  在現場,王大爺告訴記者,他來此晨練已十幾年了,相比曾經的南崗體育場、紅星體育場,“八區”體育場維持最久。老人們都在議論,未來的“八區”要突出公益性,有塑膠跑道、專業健身器材,特別是冬天能在室內跳舞、扭秧歌,運動完還能洗上個熱水澡……王大爺說,如今的健身房、游泳館消費昂貴,離八區體育場距離不到幾十米就有一處乒乓球館,但一小時20多元的價格多數老人覺得貴,他們盼望改造完成的“八區”,能成為四季百姓鍛煉的樂園。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八區”將規劃建設成市民健身中心,以公益性為主,將為市民提供更好、更方便的體育健身場館。

  收費場館難覓老年人身影

  近年來,休閑健身已逐漸成為市民生活的重要內容,高校體育場館、新建小區會所、健身俱樂部等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給市民提供了更多健身去處,但這些場館以經營為主,館內難覓老年人的身影。

  記者在新陽路上一家健身中心看到,這裡健身器材齊全,健身項目豐富,開設了瑜伽、動感單車等健身課程。健身者王女士告訴記者,她每天早上到這裡晨游,一年費用在4000元左右。據有關部門介紹,我市設施不錯的體育場館超百個,大部分高校、中學體育場館對外開放了乒乓球、羽毛球、籃球、排球等,收費在每小時5元至20元不等。一些高檔小區也配備了會館,一年費用上千元,健身成了“貴族運動”。

  在道裡區紅星廣場上,記者注意到,廣場上老年健身群體隨處可見,徒步成了老年人“最習慣”的項目。老人們說,冬天就是走也不過癮,稍出點汗就得趕緊回家。道裡區河政街一家健身中心的賈經理告訴記者,據他們了解,目前我市成規模的健身中心約有26家,但去健身的老人少見。

  “平民健身館”離老人不遠了

  記者從市老齡委了解到,目前,哈爾濱市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42萬,佔人口總數的14.38%,80歲以上高齡老年人佔老年人口的14%。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真正方便老年人健身的室內場館並不多見。

  我市2010年開始實施《哈市居住區公益性服務設施管理暫行管理辦法》,規定新建住宅建設項目的開發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規劃和設置標准統一配建居住區公益性服務設施,包括老年人及未成年人活動中心、社區服務中心(居委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警務室、社區圖書館、公共廁所及垃圾轉運站7項。哈爾濱市政府今年5月正式下發《哈爾濱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1年-2015年)的通知》,到2015年,要求哈市全力打造便民、利民、惠民的15分鍾健身圈,每個社區至少有一處公共體育健身設施、一個體育健身指導站、3名社會體育指導員,每個街道辦事處建有體育單項協會或俱樂部,並配有社會體育指導員,繼續鼓勵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體育場地設施積極向社會開放。這些措施、項目的實施,都是為了讓市民更好的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在不久的將來,“平民館”將離老人們不再遙遠。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