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9日訊 4日一大早,剛下過雪的肇東格外清冷。大莊園肉業集團肇東生產基地設備維修部工人李冰早早起床,做出發前的准備,這一天他要和東北義工聯盟的義工們一起到哈市香坊區信義村看望貧困同學。13年來,助殘、敬老、資助貧困生,已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
幫助別人很快樂
4日,記者見到了從肇東專程趕到哈市看望助學對象的李冰。他個子不高,有些偏瘦,戴著一頂棒球帽。
經過一個多小時車程奔波,李冰和10多名“義工”來到了香坊區信義村學生楊曉宇的家。一間狹小的民房內,楊曉宇和母親相依為命。據李冰講,曉宇的母親患有間歇性癲癇病,頭腦清楚時,曉宇能吃到熱乎的飯菜,一旦犯病,曉宇的日子就不好過了。李冰和義工朋友們這次給曉宇送來了衣服和學習用品。
在貧困生張惠萍的家中,見到了她的奶奶。年邁的奶奶告訴記者,惠萍的媽媽早年就去世了,爸爸因精神失常走失多年,至今惠萍的戶口還沒有落上,家裡的經濟來源就是靠她在大街上撿礦泉水瓶賣錢。根據小惠萍的情況,李冰拿出了一張登記表格給小惠萍,說會向相關部門為惠萍申請助學金。
這次來哈市做活動,李冰帶來了一個特殊的參與者,他曾資助的肇東市尚家鄉紅光小學六年級學生王麗潔。說到和李冰的相識,小麗潔的眼睛有些濕潤了。“我家有些特殊,一共有5個孩子,大伯和伯母去世後,大伯家3個姐姐也來我家,為了讓我上學,上學的兩個姐姐也不念了……去年春天,李叔開始資助我上學,義務階段每年都給我生活費,一直會供我到上大學”。
救回來的
“女兒”讀北大
李冰有一個“女兒”叫“李岳冰冰”。說到這個“女兒”,李冰很是自豪。據他講,1998年江西九江發大水,當時作為退伍兵的他和戰友們組成的“老兵服務隊”一起到九江抗洪援建。在抗洪過程中,李冰發現洪水中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正坐在一棵大樹的樹乾上等著救援,李冰和戰友將小女孩解救了下來,當時由於語言不通,李冰和戰友也聽不懂小女孩說什麼,後經了解得知,這個小女孩6歲,父母在洪水中喪生,她成了孤兒。李冰和戰友將這個小女孩送到了當地的民政部門。
抗洪回到黑龍江後,李冰一直忘不了從古樹上解救下來的女孩那雙大眼睛,經常在夢裡出現那個小女孩的模樣。與幾個戰友商量後,他們決定領養這個小女孩,在辦完領養手續後,當聽到女孩叫自己“爸爸”時,李冰眼裡泛出了喜悅的淚水。由於女孩沒有名字,李冰就給女孩起了一個新的名字——李岳冰冰。
為了給李岳冰冰更好的照顧,李冰和戰友把她接到了哈爾濱。李冰家在肇東,每次來看望“女兒”,都要折騰上一小天的時間,每次和孩子都依依不捨地分開。小冰冰9歲後,李冰等人將她安排到了北京學習。聰明的小冰冰學習成績非常好,後來考入了北京八中宏志班。目前,李岳冰冰已經是北京大學的一名大三學生。
也被別人幫助過
1994年的時候,李冰當時的妻子得了一種罕見的病,聽說得這種病的人很少很少,但是大家都知道這是一種不治之癥。抱著一線希望李冰帶著愛人來到哈爾濱住院治療。由於這種病非常罕見,知道的人都為李冰和他愛人惋惜。李冰的家庭條件並不富裕,在醫院的組織下,好心人伸出援手,30元,50元給李冰愛人送來了關心。後來李冰的妻子還是去世了,但哈爾濱人對李冰的幫助,一直深深地印在李冰的腦海裡。
“在我們最需要關心時,是哈爾濱人向我們伸出了援手,我要用我的力量來回報哈爾濱人”。每個月,李冰都會和東北義工聯盟的朋友們做一次大型的愛心活動。對於付出的意義,李冰說,他的力量雖然是微小的,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讓被幫助的人得到快樂,這就是他所追求的人生價值。
2006年,長期獻愛心的李冰在網友的介紹下,加入了東北義工聯盟,成為了一名有組織的義工。
每次到松北區敬老院給那裡的老人包餃子,洗涮碗筷,他都衝在前頭。有一位102歲的老奶奶,只要看到李冰,就會顫巍巍地過來抱抱他,讓李冰很是感動,臨走前,李冰都會拿出幾百元錢留給老人。李冰坦言:“老奶奶現在的狀態,就是多年以後我的模樣,只要我有能力,我一定會幫助他們。”
愛心就像一捧水
13年來,李冰助殘、敬老、資助貧困生,已成為他樂此不疲的事情。但卻沒有多少人知道這個愛心李冰。“他獻愛心時都是默默無聞的,我們還真不知道他做了那麼多好事。”李冰的一位同事說。兩年前,李冰來到大莊園肉業集團肇東生產基地設備維修部做一名技術工人。當單位知道他的事跡後,把李冰工資待遇從最初的1500元漲到了近3000元。
李冰常被一個故事打動,在海邊,海浪拍打後,留在沙灘上一汪汪帶著小魚的水坑,一個男孩就用手捧著小魚和海水放回大海,就這樣一捧一捧,當有人問男孩,有這麼多帶著小魚的水坑,這麼多魚你能救得過來麼,小男孩簡單地說道,能救多少魚就去救多少……李冰說,他跟故事裡的小男孩一樣,會盡力去救助那些自己能夠幫助的人,自己要把愛心活動堅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