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動地域特色文化走向世界
中共哈爾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李兵
如何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筆者認為,以地域特色文化為抓手,積極挖掘並培育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推動地域特色文化走向世界是途徑之一。
我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在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底蘊深厚、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有的已有很大的影響力,有的尚待挖掘。培育並打造積極健康的地域特色文化,對於加強文化建設,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大意義。
培育打造地域文化,具體來說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要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當地的歷史文化、民俗文化、飲食文化,以及具有地域特色的語言藝術、文學藝術、建築藝術等,都是地域文化的亮點。自然資源與現代文明相結合,也可以打造出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如冰雪文化、濕地文化等。挖掘地域文化特色,要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充分研究地區文化歷史、自然地理、人文特色等因素,把最具特色、最有影響力的文化資源挖掘出來,培育成最具區域特色的文化精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要培育得好,很多地域特色文化是可以走向世界的。
要精心培育地域文化品牌。一個好的文化品牌,對於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獨特的、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但地域文化品牌的成長,需要精心培育,再好的地域文化品牌如果得不到足夠的扶持,也很難成長起來。各地都有很多潛在的地域文化資源等待開發利用,但由於沒有政策和資金扶持,很難開發出來,因此地方政府要給予支持。此外,開發建設中要開闊眼界,拓寬融資渠道,把地域文化品牌的開發建設與地域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這樣可以收到一舉多得的功效。
要加強地域文化之間的交流融合。地域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總是相比較存在,相聯系發展的。加大國內各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與融合,以及與域外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它山之石可以攻己之玉;加強文化領域智力、人纔引進,可以帶動地域文化發展;學習文化先進制作技術和管理經驗,可以不斷增強地域文化獨特魅力。因此,在培育地域文化發展中,要開闊思路,打破地域局限,通過廣泛的內外交流與合作,促進地域文化發展。
地域文化是民族文化多元的外在呈現,是推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動力。各地要積極扶持地域文化發展,打造在國內外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地域文化品牌,讓更多的地域文化品牌享譽國外,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延伸閱讀:
哈爾濱市文化改革發展亮點:打造文化品牌建設文化名城
“十一五”期間,哈爾濱市文化產業增加值由2005年的49.38億元增至2010年的139億元,年均增長23%;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由2005年的2.83%,提高到2010年的3.79%。
目前,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哈爾濱民間民俗博覽會、中國青少年動漫周、中國冰雪動漫展、華語電影產業盛典等在國內外產生較大影響,成為重要文化品牌。“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獲得2008年度“中國十佳文化節慶”稱號,哈爾濱中央大街獲得首批“中國歷史名街”稱號。哈爾濱被評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去年6月,哈爾濱被聯合國授予“音樂之城”稱號。
冰雪大世界、平房動漫游戲、松雷原創音樂劇、太陽島景區、冰上舞蹈雜技等5個園區基地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正在建設的群力文化產業示范區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的全球文化產業特色園區“創新引領獎”。今年6月,松雷集團創作推出的原創音樂劇《愛上鄧麗君》在全國巡演,產生較大反響。
“十二五”期間哈爾濱市將挖掘整合文化資源,著力打造哈爾濱特色文化品牌。以群眾合唱藝術歌會、音樂博物館、中央大街“音樂之街”等為依托,打造音樂文化品牌;以“冰雪節”、“松江濕地旅游文化節”等為依托,打造旅游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