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11日訊 冬日的暖陽,照在廣袤的黑土地上。克山縣雙河鄉與農忙時相比冷清了許多,谷粒歸倉,地整機歇,街路少了許多喧鬧。冬閑時節,農村乾部和農民都在忙些啥?記者走進雙河鄉,一探究竟。
在鄉政府,鄉黨委書記王卓民帶領3名鄉乾部,正和縣林業局局長陳兆貴研究今冬明春全鄉造林綠化提檔昇級的事。去年,雙河鄉造林成為全縣典型,完成三北四期防護林和村屯綠化造林面積1800畝,村民為此還編了個順口溜:『鄉村一年真是忙,忙完種樹忙種糧;冬天栽樹迎春綠,夏天美景映身旁;增產增效早謀劃,保准年年多打糧。』當年,王卓民和一心村分別被評為全省造林綠化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
今年初,雙河鄉提出全年造林綠化面積將達到2500畝,完成『五年造林實現環境、生態、經濟三個效益』的目標。現在,1525畝三北五期防護林和村屯綠化已經告捷,剩下的就是碾北公路穿鄉沿線23公裡苗木整修。王卓民告訴記者:『碾北路雙河鄉段是全縣迎賓的門面,現在鄉裡正在進行村屯綠化美化准備,修整後的門面應該亮亮堂堂。』據縣林業局的同志介紹,碾北路兩側綠化,存在樹種不一、樹齡不齊、缺苗斷空的現象,為徹底改變現狀,今年雙河鄉將對路兩側2萬多棵雲杉和樟子松進行一次徹底修整和提檔昇級,預計移栽優質樹苗2萬多棵。
問起農閑時鄉裡還在忙些啥?一旁的鄉乾部脫口而出:『忙完種樹忙種糧,現在一直沒有閑下來。』在去護心村的路上,王卓民的電話就沒閑過,『你們村馬鈴薯種植面積落實得怎麼樣了?』『合作社組建了,要組織社員們學習啊。』『你們村的網格調地進行到啥程度了?』……
今年雙河鄉種植結構調整在全縣拔得頭籌,形成300~500畝的連片種植網格83個,專業合作社19個。秋收過後,他們依然沒有松懈,在一個月時間裡,利用秋整地又規劃出連片種植網格15個近1萬畝地,新組建專業合作社13個,為明年進一步擴大規模經營連片種植面積和組織化程度打下堅實基礎。
在護心村種糧大戶柏永祥家,迎面而來的柏永祥開口就謝:『謝謝鄉裡和村裡,明年我家1500畝連片地可省老事了,俺要當面謝謝老闞。』柏永祥嘴裡誇的老闞是村支書闞忠顏。今年柏永祥家包的2000多畝地,除了一個400畝連片的方,其餘都是東一條西一塊,大機械來回地跑,農機空轉費時費工更費錢,老闞為了能讓他家明年能實現連片種植,按照縣鄉兩級工作要求,整地時幫助他家協調本村農戶調地,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村民李兆國家的5畝多承包田恰好在一個500畝網格當間,可他說啥也不願調,最後還是老闞好說歹說拿自家親屬的一等地調換,纔讓柏永祥的這個方連成了片。
提起此事,老闞笑著說:『連片種植是農業發展大方向,為了農民能增收增效咱想辦法也得乾。』調地這事家裡人沒少埋怨老闞,用村裡人的話說:『老闞乾事,那是犧牲親情和友情,換來感情加恩情。』
老闞告訴記者,調結構轉觀念帶來了全面增產的大實惠。在鄉黨委牽線下,為促進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村裡引進非農資金用於旱改水,對村裡的1500畝中低產田進行全面改造,今年水稻平均畝產近900斤,收益是玉米的兩倍多。這不,鄰近的眾心、鐵心兩個村,今年冬天也在組織群眾,利用大機械對3000多畝中低產田發起了『向土地要效益』的改造熱潮,明年的年景肯定錯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