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7日訊 近幾年來,克山農場始終把文化建設放在民生工程重要位置,先後投入5000萬元,大力完善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努力打造文化民生,提高文化薯都的社會軟實力。
在硬件建設上,克山農場從2005年開始,先後投資600萬元提檔改造了文化公園和音樂文化廣場,投資1800萬元建設了墾區西部最大的地標性建築——薯都文化藝術體育中心。內設容納700餘名觀眾的墾區場級最大的多功能演播廳,是集體育活動、文藝演出、電影放映、多媒體教育、博覽、會展於一體的綜合活動中心。投資1500萬元,在國慶期間竣工的近8萬平方米時代廣場,今年投資近70萬元安裝文化信息工程專用的LED電子大屏幕,其它文化公共服務建設工程近期告捷。
在群眾文化活動開展上,克山農場以職工群眾文學藝術聯合會,各基層單位的近百名文藝骨乾為依托,相繼打造“激情廣場、暢想薯都”,紀念建黨、建軍、建國專題文藝演出活動近百場,部分優秀節目分別被選送到管局匯演,墾區匯演和黑龍江衛視“咱村也有文藝人”欄目中,受到社會的一致好評。在紀念建黨90周年,還舉辦了職工群眾書畫、攝影、手工藝品展覽、職工籃球、乒乓球賽等文化活動。
在文化薯都建設上,這個場將在近兩年內,重點實施“九個一”工程,即:編輯一部《中國綠色馬鈴薯之都》報告文學集、創作一首《馬鈴薯之歌》、集成一道《全薯宴》、出一本《薯都風光》精美大型畫冊、編寫一部《中國綠色馬鈴薯之都》電視專題片、建成一座中國綠色馬鈴薯之都紀念碑雕塑、打造一條馬鈴薯文化景觀大道、高標准建設一座北大荒•馬鈴薯之都展覽館、確定一個北大荒馬鈴薯節。將與馬鈴薯有關的一切歷史、文化、產業、產品、全部統一聚集起來,用文化感召人、鼓舞人、引領人、提高農場文化品牌的知名度。
在城鎮建設上,這個場一方面在新建住宅上做足薯都文化元素,另一方面對已完成的建築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改裝,包括街道、店面、廣告、設施等方面。
克山農場場還將依托薯都文化風情開發旅游產業項目,盡快使克山農場的馬鈴薯產業旅游成為黑龍江省西部特色旅游的精品路線。
據了解,明年將繼續加大投入,投資1000萬元,完成森林公園文化設施建設二期工程和馬鈴薯之都展覽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