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佔全國1/10的耕地
生產全國1/4的商品糧
養活全國1/6的人口
糧食總產達1114億斤
超過河南躍居全國第一
東北網12月13日訊 今年,我省糧食連續第8年獲得大豐收,總產量達到1114.1億斤,比上年增加111.5億斤,再創歷史新高,首次超過連續10年居全國首位的河南省,一躍成為全國糧食總產和商品量雙第一的唯一省份。我省用佔全國1/10的耕地,生產全國1/4的商品糧,養活全國1/6的人口。這是今日省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傳出的振奮人心的消息。
糧食總產“八連增”
今年達1114億斤
根據國家統計局黑龍江調查總隊在全省糧食產量實割實測調查結果,經國家統計局核定,2011年我省糧食總產量為1114.1億斤,比去年增加111.5億斤,增長11.1﹪。與去年相比,2011年主要作物產量結構呈“四增一減”變化態勢,四增為水稻產量412.4億斤,比去年增加43.6億斤,增11.8﹪;小麥產量20.8億斤,比去年增加2.3億斤,增12.2﹪;玉米產量535.2億斤,比去年增加70.3億斤,增15.1﹪;其他糧食作物產量37.5億斤,比去年增加4.1億斤,增12.4﹪。一減為大豆產量108.3億斤,比去年減少8.7億斤,減7.5﹪。
近年來,我省糧食生產不斷實現跨越式發展,在2007年糧食總產量達到692.6億斤的基礎上,連續越過800、900、1000、1100億斤四個臺階,到今年的1114.1億斤,比2007年增長60.9%,年均增長12.6%。
調整種植結構
提昇單產水平
今年我省糧食生產獲得了特大豐收,主要得益於種植結構的調整和單產水平的提昇。國家統計局黑龍江省調查總隊副總隊長王?告訴記者,今年,全省按照“增水稻、擴玉米、調大豆”的要求,加大了糧食作物種植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高產優質糧食作物,挖掘增產潛力。主要糧食作物種植結構與上年相比呈“三增、兩減”。水稻、小麥、玉米播種面積分別比上年增長6.4%、6.4%和5.0%;大豆、其他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分別比上年減少9.8%、3.9%。由於種植結構的調整,全省增產糧食31.1億斤,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為27.9%。
王?總隊長還說,今年全省大部分地區農業氣象條件好於上年,加之農業基礎建設進一步加強,各類投入增加,糧食作物單產水平大幅提高。
現代農機合作社
農民增收有效之舉
2008年以來,我省堅持以(以下簡稱合作社)建設為重點,因地制宜探索了村民聯辦、大戶領辦、龍頭企業承辦、場縣共建、鄉村主辦等多種組建方式,走出了一條具有黑龍江特色的農機化發展道路。截至2011年底,全省已組建投資千萬元以上的合作社558個,配備了國際最先進的智能化、信息化農機裝備,建立健全了自主經營、自我發展、自負盈虧、自我積累的運行機制。目前,農機合作社輻射74個縣,1170個村,擁有大馬力拖拉機4548臺,配套農具7549臺,收獲機械4493臺,植保機械927臺,標准化作業1.87億畝,輻射區域田間綜合機械化程度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