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黑龍江首例涉及肉類食品安全案在齊市宣判
2011-12-22 06:11:42 來源:生活報  作者:汪洋宋揚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12月22日訊 21日,記者從齊齊哈爾市警方了解到,日前,一起夫妻兩人瘋狂制造假羊肉、案值達172萬餘元的制假售假案在齊齊哈爾市宣判。被告楊廷發、張秋紅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零二個月,並被各處罰金90萬元。據了解,該案為我省首例涉及肉類食品安全的制假售假案件。

  今年5月的一天,齊齊哈爾市公安局龍沙分局江岸派出所民警程俊奎在走訪時,無意間聽到兩位居民聊天時說起“龍沙區城鄉結合部愛國村有一家小廠子特別神秘”為了解開謎團,程俊奎開始了20餘天的蹲守偵查。經偵查,程俊奎發現該“工廠”不時飄出惡臭味,且每天早上不到5點鍾,都有一輛貨車從一處冷庫把原料拉進“工廠”,再把“工廠”裡的貨物拉到市場或配貨站。程俊奎據此判斷,該“工廠”應該是一處加工肉類制品的黑窩點。

  主辦該案的江岸派出所副所長王若冰對記者說:“當時,我們進入工廠後,加工間內滿地污跡血水,腥臭味讓人窒息。”

  據王若冰介紹,該起制售假羊肉案的當事人楊廷發,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到案發,制售假羊肉達80餘噸,收入更是達到了172萬餘元。楊廷發曾在屠宰廠工作,他“虛心”向老師傅“求教”,學會了“用鴨胸肉摻羊油,制出的假羊肉能以假亂真”的辦法。2010年下半年,楊廷發辭去屠宰廠的工作,開始租廠房、買設備、進原料。當第一批假羊肉卷生產出來後,楊廷發以極低的價格賣給多個小市場。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銷售順利、回款順暢,而且沒有一個人質疑假羊肉。

  “初戰”告捷,楊廷發覺得這樣掙錢太容易了。隨後,他將妻子張秋紅、張秋紅的姐姐、姐夫叫來幫忙。楊廷發的假羊肉卷被冠以“新西蘭羊肉卷”、“西旗羊肉卷”、“內蒙草原羊”等名頭,不僅銷往齊齊哈爾周邊區縣,甚至遠銷內蒙古東部的海拉爾、紮蘭屯、牙克石、阿榮旗等地。

  今年11月底,齊齊哈爾市龍沙區人民7去院刑事審判庭對楊廷發售假羊肉案件宣判。法院認為,被告楊廷發、張秋紅等人作為生產者和銷售者,在產品中以假充真生產並銷售偽劣產品,均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12年2個月,並各處罰金90萬元。

  據王若冰介紹,楊廷發制售的假羊肉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用鴨肉摻羊尾油,另—類是羊肉、鴨肉摻少量羊尾油。

  法院宣判後,楊廷發的妻子張秋紅痛哭流涕。她說,她最惦記的就是年僅7歲的兒子。

  據王若冰介紹,在楊廷發案件的審理過程中,辦案民警不僅先後找到了楊廷發進原料和銷售的多個渠道,還向多個部門送檢了楊廷發制造的假羊肉。其中,齊齊哈爾市質監局檢出假羊肉大腸菌群超標。 黑龍江廣福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趙明表示,以往人們對制假售假心存僥幸,認為只是不道德、沒有商業信譽的行為,不會承擔刑事責任。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時,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通過楊廷發一案,說明國家對此類犯罪已開始出重拳打擊。

責任編輯:連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