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校園周邊『五毛』食品安全堪懮 生產日期一抹就掉
2011-12-17 17:24:21 來源:東北網-齊齊哈爾日報  作者: 於廣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齊齊哈爾12月17日訊 上校雞塊、素醬肉絲、新疆風味羊肉串、川香婆辣乾……近日,記者走訪時發現,在齊齊哈爾市很多學校周邊,這種僅售5毛錢的零食賣得很好,這些零食以其低廉的價格和濃重的麻辣口味征服了孩子們的味蕾,孩子們爭相購買。然而記者經過調查發現,這些小食品大多包裝粗糙,標志也不明確,甚至連生產日期和廠家名稱都模糊不清,這樣的“五毛”食品,安全性堪懮。

  “五毛”零食銷售火爆 生產日期一抹就掉

  12月15日,記者在學校中午和下午放學時間段,走訪了龍沙區永安小學、龍沙小學、鐵鋒區天齊小學、建華區全福小學等多所小學校。在學校門口,記者發現很多小學生在午休或放學回家的路途中,都會到學校附近的食雜店、攤床、報刊亭、超市購買零食。

  在永安大街一所學校附近的報刊亭附近,有一個攤位滿滿地擺著各種零食,記者剛接近攤位,一股麻辣味撲鼻而來。攤床老板告訴記者,這些零食都是五毛錢一袋,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買得起,現在學生最愛吃的就是這類小食品,以麻辣口味為主,其中一種被學生們稱為“麻辣豆腐乾”的辣口味小食品最受歡迎。記者發現,這種所謂的“麻辣豆腐乾”根本沒有包裝,只是簡單地包在一層保鮮膜裡,打開保鮮膜,飄出一股麻辣香料混雜的異香。因為天氣寒冷,攤床上的小食品雖然用棉被蓋著,但有的食品袋上卻已經凝結了一層冰霜。記者花了十元錢,買了二十袋這樣的零食。發現這些麻辣類的食物封口都不太嚴實,大部分食品外包裝都很油膩,塑料袋上很容易看到辣椒、味精一類的調味劑粘在包裝袋上,有些甚至是“三無產品”,沒有任何生產標志,有些食品的生產日期用手一抹就掉。

  在龍沙區合意路,記者走進一學校附近的超市,一進門,就看到四五個女學生剛買完零食往外走,每個人手中都拿著一袋名叫“川香婆”的小食品,邊走邊吃。記者向其中一個小學生打聽哪種零食好吃,這名女孩告訴記者,她手裡拿的“川香婆豆乾”就很好吃,而且還特別辣……這個女孩說,很多同學放學後都喜歡買點零食吃,而且最近特別流行吃辣的零食。在該超市店裡一個顯眼的位置上,記者找到了名為“川香婆”的食品,它是真空包裝,隔著包裝,就能看到裡面的條狀物品,呈褐色。記者隨後拿起一包,詢問店主。店主說:“這種小食品賣得很好,5毛錢一包,小孩子都願意吃,你買這個給孩子吃,他肯定願意吃……”當問起這些小食品一天的銷量時,店主告訴記者,僅這種辣條,一天就能銷售20多包。

  代理商坦言無營養 企業多為民間作坊

  記者買了一包“川香婆”,離開了這家超市,隨後走進其他超市、食雜店,發現這些店裡面均有類似食品出售,銷量也都不錯。記者仔細查看這些小零食的包裝,發現雖然名字起得多是雞塊、羊肉串等肉類食品的名稱,但實際上卻都是油炸類、膨化類的素食或面食,個別小食品甚至連配料明細表都沒有,產地標注也很模糊。記者按照食品袋上留下的電話號碼撥打過去,聽到的多是空號的提示,有幾個電話雖然接通,但對方表示,具體事宜與代理商溝通,食品的產地和價格不便透露。

  記者根據廠方提供的電話,與哈爾濱的代理商取得了聯系,對方告訴記者,這些麻辣口味的小食品大致的進貨價格為112元一件,每袋食品約合3毛2分錢,以五毛錢銷售,利潤還是很可觀的。對於記者提出的產品質量問題,對方說,這些小食品絕大多數是油炸、膨化食品,根本就沒什麼營養,加工企業也多是民間小作坊,但證照基本齊全,記者若想銷售,她可以給記者提供廠家的證照復印件,以“應付”相關部門的檢查。

  上網查詢QS標志 查詢不到可能假冒

  根據國家規定,食品生產企業必須經過強制性的檢驗,且在最小銷售單元的食品包裝上標注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並加印食品質量安全市場准入標志(“QS”標志)後纔能出廠銷售。沒有食品質量安全市場准入標志的,不得出廠銷售。記者翻看買到的20多包“五毛”食品,發現幾乎每個食品袋上都有QS生產標志。隨後,記者登陸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網,進行食品QS查詢後發現,記者買到的20多包小食品分屬不同廠家,QS生產標志居然沒有一個能夠查詢得到,也就是說,這些食品袋上標注的生產許可證編號很有可能是假冒的。

  劣質零食危害健康 醫生建議謹慎使用

  記者在市第一醫院營養科諮詢醫生後得知,劣質零食嚴重危害兒童的身體健康。即使是合格的、經正規廠家生產出來的零食,中小學生也最好少食用。因為這些小零食尤其是膨化食品,含鉛量高,小學生更應該少吃。學生正處於生長發育期,所需要的營養比成年人還要多,應少吃這類缺乏營養的食品。此外,這些“麻辣食品”本身含有大量的辣椒粉,對口腔黏膜及腸胃道都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咽部充血、淋巴結腫大,應謹慎食用。

  記者感言

  “可憐天下父母心”,一些父母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不惜投入重金,給孩子購買高檔營養品,惟恐孩子在體能上輸給同齡人。然而,父母們在看到垃圾零食不斷地往孩子嘴裡送的時候,是否感到震驚!

  小孩子貪吃,想吃零食沒有什麼錯,可恨的是一些想發孩子財的商家,符合國家正規生產標准的零食不是沒有,可這些商家偏偏要賣這些危害孩子身體健康的黑食品,在孩子身上發昧心財,這就有點缺德了。記者呼吁相關部門加大對學校周邊這些商家的監督力度,別讓問題產品鑽了空子,害了孩子。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