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理論文章
搜 索
實施機制創新戰略 推進產業項目建設
2011-12-26 09:27:0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實施機制創新戰略 推進產業項目建設

  朱清文

  年初以來,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的戰略部署,我們在深入分析綏化市發展成就、潛力、優勢的基礎上,與全省同步開展了為期三年的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為確保產業項目建設強力推進,取得實效,全市上下大膽實施機制創新戰略,不斷強化組織領導、完善發展政策、增強發展活力、創新城市發展,使產業項目建設呈超前發展之勢。

  一、創新領導組織機制,為項目建設提供組織保證與人纔支橕。對重點企業和項目實行專人管理、專門班子、專項服務推進機制。各級領導班子全部參與抓發展抓產業抓項目建設,按照黨委政府班子成員分工,實行主要領導幫助抓產業,班子成員幫助抓重點項目、重點工作的原則,進行領導班子再分工。同時,將全市各級骨乾乾部特別是重點後備乾部抽調到重點產業、項目和重點經濟崗位,實行專職推進和掛職任職機制,推動重點工作開展。全市確定了綠色食品產業、光伏產業、化工產業、醫藥產業、林紙產業、新型建材產業、紡織產業、機電產業、生物產業和現代服務業10大主攻產業,成立了10個產業項目推進組,共抽調了188名乾部,其中處級乾部42人,後備乾部146人,分別編入十大產業、八項重點工作和十一個工業園區工作推進組。市委還規定,副處級後備乾部特別是近期成熟的後備乾部,提拔使用前一律要有重點產業項目和重要經濟崗位工作經歷。

  二、創新發展政策機制,實現地域和區位優勢全面共享。集中全市優勢力量在優勢地區優勢發展,讓全市共享哈大齊工業走廊肇東、安達兩個開發區的區位、政策、用地等優勢。使安達、肇東等地的局部優勢變成全市10個縣市區的共同優勢。重點依托市本級的共建園區、肇東市45平方公裡的高端產業園、安達市30平方公裡的高新化工材料產業園和蘭西縣50平方公裡的工業集中區,建設綏化“工業集中區”。“工業集中區”落戶企業為固定資產投資3000萬元以上(含3000萬元)的生產加工型項目,項目確定落實後,由投資方與落地方簽訂正式投資協議、引資方與落地方政府簽署合作協議或備忘錄,企業由落地方政府和落地方經濟開發區統一領導、統一管理服務,落地方全權負責各項管理服務。在“工業集中區”落戶的項目和企業繳納的各項稅收實行“屬地征收、財力分成、定期結算”辦法,項目建設和投產後形成的財力原則上前5年全部歸屬引資方,之後每年引資方、落地方按7:3的比例分成,應繳稅收及各項收入入庫後,由市財政局按縣市歸屬統一結算。目前,全市投資3000萬元以上異地項目共落實112個,佔項目總數近三分之一,總投資額達200多億元。

  三、創新發展活力機制,激發各級黨員乾部乾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重點產業項目建設實行目標責任管理,對乾得好,貢獻大的重獎重用,兩年完不成主要指標的實行問責。全面推行鄉財管理體制改革,今年全市除安達實行“分灶吃飯”的獨立型鄉財體制外,其他9個縣市區在現有體制基本不變基礎上,全面推行“核定基數、超收分成”的“雙軌制”財政管理體制。還財政於鄉鎮,將上劃到縣級財政的鄉級財政人、財、物劃回鄉鎮管理,恢復鄉鎮財政總會計和預算編制、預算調整、預算執行、決算等職權,縣市區可根據實際情況,在財政收入規模較大鄉鎮設立鄉級國庫代辦機構。突破屬地征稅限制,加大基層招商引資力度,對鄉鎮引進的項目落戶到本縣域內任何地方,其實現的稅收按收入除上繳國家和省外都劃歸鄉鎮財政收入,落戶到本市其他縣(市)的,按照全市“異地招商”政策,對招商鄉鎮實行財政收益返還,極大鼓勵了鄉村乾部外出招商引資積極性。2011年,全市鄉鎮村共引進大小項目504個,已開工472個,到位資金96.43億元,為項目建設增添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四、創新城市發展機制,進一步放大產業集聚功能。利用綏化市鄰近哈大齊的地緣優勢,主動積極地接受其城市經濟的輻射,借助其城市功能優勢,培育各級高端產業園。與哈市、大慶油田、大慶市主動對接,商議合作意向,各縣(市)區也迅速研究決策,主動出擊,爭取重點產業項目落戶。同時,加強同省和國家相關部門的聯系,主動匯報,爭取政策產業項目資金支持。目前,全市十個縣(市)區和市本級全部闢建了產業園區,全市確定的市本級、肇東、安達、蘭西四個產業集中區全部大規模建設了基礎設施,肇東、安達一年基礎建設達10平方公裡,具備了承載更多更大項目的條件,蘭西產業園區從無到有,一步跨越,實現當年規劃、當年建設、當年入駐一批企業。肇東在同哈爾濱接壤地帶闢建了五站高端產業園,安達在同大慶接壤地帶闢建了萬寶山化工產業園,為加速發展都市圈經濟奠定了基礎。目前全市11個產業園區新入駐項目200個,總投資397億元,園區項目集聚壯大產業的作用更加突出。同時,還針對我市已部分形成了中小城市群的實際(綏化市區30餘萬人口、肇東市區30餘萬人口、安達市區25萬人口、海倫市區20餘萬人口,已經達到或接近了中等城市規模,蘭西縣隨著地緣優勢放大加快建設哈北新城,正在加快躋身於中等規模城市的步伐,青岡、綏棱也非常有優勢),我們適時提出了建設城市型經濟和中等規模城市群的決策,高起點規劃,改造舊城區、闢建新城區、建設產業園區,通過市場運作引入戰略投資者,提昇城市素質,培育城市文化,強化城市管理。

  機制創新戰略的實施,使全市行政區域內發展不平衡因素得到明顯消減,使強縣、弱縣優勢共享,讓弱縣潛力發揮,讓強縣增強發展動力,共享發展的成果已初步顯現。2011年,綏化市新上續建3000萬元以上產業項目368個,比上年增加153個,項目規模、數量、質量創歷史新高。全市GDP預計可實現880億元,同比增長15%,增長有望實現超計劃、超同期、超全省平均水平。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長普遍快於全省平均水平,增幅位次大步前移。(作者系綏化市委書記)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