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綠展會:森林雞生態豬吃出30年前的味道
2011-12-27 07:12:10 來源:生活報  作者:劉暢 張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 訊 “三黃雞、白條雞都吃過,可這森林雞還是第一次聽說,它與普通雞有啥區別啊?”26日,記者在第二屆黑龍江綠色食品展銷周上遇到了來參觀的哈爾濱市民孫老太,她對層位上展出的森林雞很感興趣。

  森林雞、蟲子鴨,我省以天然生態養殖的禽類產品一亮相,就成為省內外客商關注的焦點。參加展會的一些客商紛紛表示:“如今家禽都是飼料養殖的,像黑龍江這樣最原始生態養殖的禽類產品真是太少了。”

  正在哈市賓縣林業局青陽林場層位上參觀的市民孫老太向銷售人員曹小姐打聽:“三黃雞、白條雞我都吃過了,這森林雞還是第一次聽說,它的價格竟比普通雞貴一倍,到底有啥區別啊?”銷售人員曹小姐向孫老太介紹,這森林雞與市場上銷售的普通肉食雞不同,這些森林雞生活在山清水秀的青陽林場,吃得是林下的蟲子以及玉米等谷物,喝得是林間清澈的溪水。林下放養的森林雞養殖周期在120天至150天,由於自由散養活動空間大,養殖周期長,營養物質沈淀好,所以雞的肉和骨骼發育良好。以林中昆蟲為主食的森林雞還很有野性,每日上樹撒歡,敢與蛇鼠搏斗。森林雞生長期較緩慢,個體小,是純天然綠色食品,且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極高,與市場上完全靠精飼料喂養,養殖周期只有48天到55天的速生肉食雞完全不同。“這森林雞雖然價格比普通的貴了一倍,但純天然喂養沒有激素,吃著放心值得買。”聽了銷售人員的介紹,孫大娘買了兩只森林,雞准備嘗嘗鮮。

  曹小姐還告訴記者,他們公司從五六年前開始在林中試養森林雞,短短幾年,規模就從年產4000只擴大到年產10000餘只。除了森林雞,他們還利用森林裡有水有草的地方放養大鵝,開發出了森林鵝等新產品,這次也是首次帶到展會來展銷,吸引了很多外地客商洽談選購。

  除了綠色雞鴨等產品外,展會上最火的還有東北的生態豬。在本屆展會上的哈爾濱市展區內,生態豬展板上寫出的“30年前的味道”的宣傳詞引起了共鳴。“現在的豬都是吃飼料長大的,幾個月就出欄,肉越來越沒味了。”市民馬先生對記者說,“這生態豬雖然每斤要50元,比普通豬肉貴一倍,但是能吃到綠色無污染的生態豬肉還是值得的。”

  據展位負責人介紹,生態豬的飼料要求無農藥殘留、無重金屬以及其他添加劑,生豬排泄物也要做無害化處理,出來的豬肉無病變,肉質鮮嫩,肌肉含量高,肉內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為65%,比非生態養殖豬肉高9%。在展出四天來,生態豬肉每天都賣斷貨,南方一些廠商還大批預定准備節前在市場上銷售。

  對此,省綠色食品辦公室的孫科長告訴記者,不斷爆出的地溝油、黑豆芽等食品安全問題,讓吃得安全健康成為市民的首選,也讓我省純綠色的養殖方式漸火。生態養殖就是利用無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庫、江河及天然餌料,或者運用生態技術措施,改善養殖水質和生態環境,按照特定的養殖模式進行增殖、養殖,投放無公害飼料,不施肥、灑藥,目標是生產出無公害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 以前飼料豬幾個月就出欄,而我省的純綠色生態豬要一年纔出欄,這與普通豬肉相比,成本高出很多,因而豬肉的價格也要高出三四倍,但隨著市民健康理念的深入,我省靠生態養殖的畜禽產品因其品質高、健康、綠色、口感好而備受消費者歡迎,產品供不應求,我省很多畜牧企業都看准時機,抓住機遇,大力發展生態養殖,現在都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也豐富了市民的餐桌。

責任編輯:高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