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8日訊 記者從哈爾濱市發改委獲悉,2011年哈爾濱市以加快實施發展戰略為核心,著力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著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加快了產業集聚,生物、民用航空、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迅速崛起。
2011年,哈市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政策,積極推進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強化了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體制機制保障力度,實現了服務業企業水、熱、氣與工業同價。服務業引導資金主要用於重點項目建設,重點支持了制造業服務平臺、為農服務體系、旅游和文化產業。圍繞支持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發展,重點支持了雲計算和電子商務業。同時,出臺了《關於加快哈市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快哈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和行動方案。不斷加快推進生物、民用航空、新材料等產業項目建設步伐。11個民用航空基地國家高技術項目獲得國家批復,哈爾濱中瑞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低溫陶瓷燃料電池建設等3個項目列入國家電子信息產業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專項,先後下達了兩批國家高技術產業發展項目市級配套資金投資計劃。
為避免產業趨同和基礎設施的重復建設,哈市推進了工業園區整合,制定下發了《哈爾濱市產業園區『十二五』建設發展規劃》,工業向園區積聚的態勢初步形成,利民開發區和賓西開發區晉昇為國家級開發區;經開區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區、科技創新城和利民開發區的生物醫藥產業園被省政府列為全省重點建設的產業園區。加快了產業集聚,進一步優化調整了產業布局。
2011年,哈市進一步加大了對非公經濟扶持工作力度,從資金、培訓等方面加強環境建設,非公經濟保持快速發展勢頭。進一步加大了服務體系建設力度,創建了中小企業服務大廳。把創業基地建設作為創業工作的重點,新創建了木蘭柳制工藝品柳條種植產業化基地、黑龍江省地理信息科技企業孵化基地等6個中小企業創業(孵化)基地。
哈市還通過對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的謀劃與推介,帶動了產業集聚和產業鏈延伸,加大了對企業服務力度,全面推進了同國內外區域經濟合作較快的發展。外商投資的質量和規模有了明顯提高,香港、韓國、日本在哈市投資戶數、投資總額及合同外資金額分列前三位。國內經濟技術合作區域已擴展到23個省市,成功引進華南城、魯商置業、雨潤集團農副產品生產加工等25個超十億元大型經濟技術合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