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1月9日訊 (記者 孫曉銳) 目前,我省各類民間藝術人纔出現斷檔現象,沒有形成良好的市場氛圍。為此,九三學社省委建議,我省要加大民間藝術人纔宣傳力度,加大培養民間藝術人纔扶持力度,加強民間藝術人纔隊伍建設。
通過調研,九三學社省委認為,我省許多傳統技能和民間藝術瀕臨失傳甚至絕跡。一批具有重要價值、特色鮮明的民間藝術項目,如版畫、年畫、和紙畫等,現有拔尖人纔及骨乾成員已碩果僅存,有的進入了退休年齡,有的赴外省定居。後繼乏人,致使民間藝術隊伍整體素質不高,精英人纔少,優秀作品少,很難傳承下去,更談不上發展和繁榮。
同時,我省民間藝術目前僅是少數人創作,作品只有民間藝術愛好者和民間藝術家自己知道其價值,孤芳自賞,還沒有廣泛參與的群眾。廣大群眾不知民間藝術的歷史淵源,不知其珍貴的藝術價值,往往對其不予理會。任何一種文化的繁榮和發展,都離不開群眾的喜聞樂見,廣泛參與。如果民間藝術沒有廣大群眾的參與,就談不上繁榮和發展。缺乏群眾的廣泛參與,也形不成良好的買方市場。
九三學社省委建議:
——要有計劃地對傳統民間藝術人纔進行專訪宣傳,提高傳統民間藝術門類和藝術人纔的知名度,特別是電視媒體,多讓這些民間藝術人纔上鏡亮相,增強他們的自豪感和積極性,甚至讓他們周圍的群眾也引以為豪,從而創造一個重視傳統民間藝術、尊重傳統民間藝術人纔的良好氛圍。
——在政策上給予傳統民間藝術工作者以支持,如設立省、市級傳統民間藝術獎勵項目,出臺獎勵政策,對長期從事優秀民間藝術制作、表演,形成風格、自成流派、有成就者,對參加市級以上傳統民間藝術展覽得獎的集體和個人,給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如出臺省、市級鼓勵政策,對經常參與集體性的傳統民間藝術表演或為培養民間藝術人纔而培訓、傳技於新人的給予實質性的補助,以提高其積極性。
——對瀕臨失傳、又具有重要價值的民間絕技、絕藝、絕活,要采取重點扶持政策,鼓勵帶徒授藝,使民間絕技後繼有人。要引導年輕人學習民間藝術,培養下一代民間藝術人纔。要創造條件,使民間藝術進學校、進課堂,結合當前素質教育,在中小學倡導成立興趣班,在大學、職業學院設立民間藝術專業,培養民間藝術人纔骨乾隊伍,形成高、中、低多層次,老、中、青、少梯隊式的民間藝術人纔隊伍,促進各種民間藝術門類的發展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