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9·11』殺人碎屍案追蹤系列之一 :終極對決
2012-01-10 10:09:58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溫宏聲 張育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0日訊

  下水道驚現碎屍

  2002年9月,秋老虎艷艷地掛在天上,無風無雲,讓太陽看起來也有些孤寂。這樣的天氣裡,最美的享受就是洗一個熱水澡,再喝上一杯紮啤。

  可是這個簡單的願望,吉林市船營區某居民樓3樓的居民卻無法實現。在這個大量用水的大熱天裡,這棟居民樓的下水道堵了。下水道無法正常排水,從底層居民家的下水道裡,還源源不斷地湧出油膩膩的肉餡。漂浮著油珠的碎肉讓人心裡不安,氣味讓人隱隱欲嘔。誰家會把這麼多肉倒進下水道?居民們議論紛紛,聯翩的浮想讓他們越想越覺得不對勁,於是撥打了報警電話。

  居民樓下水道出現莫名怪肉,消息迅速傳開,居民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七嘴八舌。大家確信,這一定不是什麼好肉。接到報警後,吉林警方迅速趕到了現場,進行取樣鑒定。這個小區很偏僻,平時從沒有這麼熱鬧。這個不尋常的情景引起了兩個人的注意,他們就是租住在頂層的楊樹彬和張玉良。此時他們正在外面辦事,回樓時聽到鄰居的議論,他們心裡明白,自己做下的案子東窗事發了,那“肉餡”正是他們倒進下水道的人肉。在頂樓的出租屋裡,還有沒處理完的兩具屍體,以及二人的駕駛證等證件,能夠證明他們的身份。兩人決定冒險上樓,清理掉除屍體之外的所有線索。

  樓道裡,穿著便服的警察裡外忙碌著。樓道裡擠滿了人,正抻長脖頸向下水道反出碎肉的室內張望。空氣悶熱,說不清的氣味讓人心中不安。經過樓道裡時遇到相識的鄰居,張玉良還故作輕松地打了個招呼。在三樓門口,兩個人聽了一會兒眾人的議論,跟著分析下水道冒出的是什麼肉,之後迅速上樓收拾了東西,逃離了現場。

  警方經過調查,終於查實,“肉餡”來自失蹤的陪侍人員。他們迅速封鎖了整個樓道,追蹤到樓上的出租房。然而此時已人去屋空,楊、張二人已溜之大吉。吉林警方隨即立案偵查,並上網通緝涉案人員楊樹彬、張玉良、吳宏業、戢紅傑。

  然而,涉案人員像一滴水掉進水裡,迅速失去了所有的痕跡。

  “發小”開始布網

  許建國,一個胖乎乎的警察,給人的印象永遠是笑容滿面、憨態可掬,大冬天看他一眼都會覺得溫暖。這一天本來是哈爾濱少有的大熱天,他卻一反常態滿臉透著冷峻。他正在主持一個秘密的、非同尋常的會議———911案件專案組第一次會議。他說話還是往常的語速、語氣,不緊不慢,不溫不火,但卻字字千鈞,在空氣中彌漫的凝重內容壓在每個人的心頭。不時有人瞥他一眼,朝夕相處的戰友們看慣了他的笑臉,今天看他簡直判若兩人。

  許建國在對網上在逃嫌疑人進行查詢時,發現吉林一起殺人碎屍案中被通緝的楊樹彬、吳宏業,與自己自小就是同住在平房區的鄰居,曾經的“發小”竟然變成了殺人狂魔,許建國決定一查到底。

  許建國清了清嗓子:2002年9月11日,哈爾濱市平房區的無業人員楊樹彬、張玉良、吳宏業和吉林市的一名女青年戢紅傑結成團伙,在吉林市船營區的一處出租房內,劫持兩名年輕女人,搶劫人民幣16萬元,並極其殘忍地將被害人殺死碎屍,案發後潛逃。吉林警方將嫌疑人列為逃犯通緝,至今還沒有抓獲。這起案件的一號人物楊樹彬,還曾在1993年1月7號伙同劉衛軍、李江濤在哈爾濱市通江街116號臺球室持刀行凶,刺傷二人、刺死一人,劉、李被抓獲,這個楊樹彬在逃至今,現在算一算已有十九個年頭了。說到這兒,許建國站了起來:案情不用多說,剛纔大家都看了從網上下載的在逃人員登記信息表,那上邊說的簡明扼要,清清楚楚。我今天要說的是,市局黨委要求,在清網行動中,要把命案作為主攻目標,堅定必勝信念,采取超常措施,奪取清網行動的全勝。我們大隊的目標就是,要在全國的清網行動中,一網打盡這伙凶殘的惡魔。在此之前,我已和副大隊長張興旺、楊為國、張偉東秘密地摸了一些情況,我認為打一場漂亮仗的條件已經具備,主要有四個有利條件:一、他們都是哈爾濱的常住人口,在案發前一直生活在我們這個城市裡,留下了大量的社會關系和行動的軌跡,這就為我們的偵查工作提供了可以利用的信息資源;二、幾年前,我曾經對此案做過一些調查,雖然還不深入,也沒有什麼進展,但這卻是個基礎,對深入調查訪問埋下了伏筆,有助於從知情人口中獲得線索;三、內線偵查已建立了活動能力較強的秘密力量,可以與正面走訪關系人獲得的情況相互印證,力圖滲透到嫌疑人社會關系的核心,觸動最敏感的神經,獲得最難捕捉的秘密;四、這次清網行動規模大、聲勢大、指標高、問責重,這在以前還沒有過,特別是網上作戰平臺的應用,為我們提供了完全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偵查模式、偵查手段,這也是我們再查此案的最有利的條件之一。我的決心想必大家已經很清楚了,一句話,拿出點真本事來,下點苦功,拿下此案,一定要在清網行動的時限內,把這些凶殘的惡魔收入網底!

  會議地點———哈爾濱市上游街76號。一個很嚴肅的門臉,這裡駐著一支頗有盛名的隊伍,哈爾濱市公安局巡警支隊巡邏七大隊,會議室裡專案組成員一共有八個人,時間2011年8月1日,會議主持人許建國,七大隊的大隊長。此時此地的許建國並沒有想到,他今天的這個決定促成了他從警生涯的一個大事件,他智慧和勇敢的腳步正邁近一連串驚天大案,他現在正在揭開的不過是冰山一角。更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他此時此地要做的這件大事,在四個月又十一天之後,竟驚動了千裡之外的中國百萬民警心中一個光榮的地址———北京東長安街14號———公安部。


  魔鬼對手的第一手牌

  許建國緊鑼密鼓成立專案組,下決心要打掉911特大搶劫團伙,給人民一個交代。此時,遠在內蒙古包頭市鋼鐵大街36號某小區的8棟24號住宅裡,一個長著蠻牛一樣身材的壯年人,忽然惶惶不安起來。本來他正堆在沙發裡心定神閑地看電視,電視裡中央電視臺的節目主持人正在播報新聞。

  公安部在5月26日召開全國公安機關電視電話會議,決定在全國開展為期一年的網上追逃專項督察的“清網行動”,實現網上在逃人員總量明顯下降,歷年網上在逃人員、命案在逃人員抓捕率明顯上昇,網上在逃人員信息質量、網上在逃工作規范化水平、全警追逃破案能力大幅提高,推動公安機關基層基礎建設全面加強,要發動群眾,打一場人民戰爭,奪取清網行動的全面勝利。

  內蒙古這個夏天出奇地炎熱,感覺不到風的存在。俗話說,心靜自然涼,這個壯年人窩在沙發上,並不覺得天氣有多炎熱。然而聽了這段新聞,他突然渾身不自在起來,他坐直了身子,感覺汗液已經濕透了他的襯衫,汗津津地貼在身上。本來,他看上去很穩重,可是此時陰鷙的眼神裡掠過一絲惶悚不安的陰影,豐滿而沈著的方臉有點扭曲。他皺著眉頭思索片刻,忽然打了一個寒噤。他沒有想到,這個漂亮的主持人播出的新聞會透出一股冷風,陰森森地侵襲著他的全身,把一身熱汗瞬間凝成了冷冰冰的一層霜。

  這個壯年人就是楊樹彬,就是十九年前在哈爾濱殺死一人、殺傷兩人的楊樹彬,就是九年前在吉林市船營區結伙搶劫兩名女青年殺人碎屍的楊樹彬,就是公安機關追捕了十九年的網上命案逃犯楊樹彬,也是許建國一心要在清網行動中抓獲的那個楊樹彬。

  清網行動這個聞所未聞的名詞,讓楊樹彬有些心煩,他在屋子裡轉了幾圈停在窗前,眼前繁華的街景讓他的心緒稍稍平穩了一些。他住的地方是草原鋼城標志性的一條街。這是一條老街,當年只有三棟樓房冷冷清清,如今卻像哈爾濱的中央大街一樣,成了這個城市的金字招牌,這裡的繁華熱鬧給了他一種說不清的安全感。他的心跳恢復了正常的頻率,他在安慰自己,近二十年的逃亡生涯,什麼險情沒遇過,幾次都轉危為安,在這個地方不是也已經平安無事地隱藏了十年嗎?他又找出了自己的身份證看了又看,那上面有他的彩色照片,在姓名那一欄,堂堂正正地寫著王學禮三個字,一個跟他的相貌十分相稱的溫文爾雅的名字。

  他把身份證放回原處,思前想後還是放心不下。雖說有了這道護身符壯膽,但對這場聲勢浩大的清網行動卻不能掉以輕心,他不是一個人,他是帶著一伙人深藏在茫茫人海,躲避著法網的捕撈啊。他深知,他們中間的每一個人都必須謹慎小心,特別是在清網行動其間,任何細小的閃失都有可能招致全體覆滅的後果。想到這,他立即跟張玉良和吳宏業通了電話,告訴他們風聲很緊,什麼事都不能麻痺大意,必須按他的主意行事,只有這樣纔能躲過這次要命的清網行動。

  他的語聲壓得很低,透著陰狠,電話那邊的人小心地應答著:是、是……

  楊樹彬放下電話,喉頭有些發緊,感覺是套上了繩索,他清了清嗓子,心中的不安反而更強烈了。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