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1月10日訊(記者 岳雲雪)“嚴格治理無尾燈車輛避免其成為馬路殺手”、“加大力度整治貨運車輛超載運輸問題”、“嚴查車輛超限違法行為”……在省政協十屆五次會議上,城市交通問題引起了政協委員們的廣泛關注,委員們就目前一些嚴重交通違法行為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建議。
|
近年來,哈爾濱市加快城市建設的步伐,道路昇級改造持續進行,城市路網布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消除交通節點,打通斷頭路、修立交建高架,交通硬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昇,路變寬了,車速快了,但在人們出行的路上,不文明交通行為仍然隨處可見,交通違法屢見不鮮,交通擁堵時有發生,而這種狀況不僅影響了城市的形象,人們出行的路上同時也缺失了安全、文明。
|
大力整治嚴重交通違法行為
“道路安全事故有70%是由於車輛超限超載引發的;50%的群死群傷性重特大交通事故與車輛超限超載有直接關系。”省政協十屆五次會議上,省政協委員李曉陵建議應加大力度整治貨運車輛超載運輸問題。
|
李曉陵提案建議,首先要強化教育,使運輸單位和駕駛人員都了解道路運輸限載的有關法律和規定,了解超載特別是嚴重超載對公路的損壞危害和安全隱患事項,對各種嚴重超載車輛公開曝光。同時,加強監管與巡查。在各收費站配備載重測量設備,對各種貨運車輛實行在公路荷載規定內按實際重量收費,超過公路荷載規定的必須下貨分載運輸,不能收費放行,更不能罰款後放行。加強路查隊伍的執勤檢查,在全省范圍內所有的公路設立執勤檢查、道路巡查,形成長效機制。
交通事故激增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夜間行駛車輛無尾燈現象日漸嚴重,由於車輛行駛速度較快,特別是夜間行車光線、視線不好,當行駛中發現前方無尾燈車輛時,來不及剎車,造成汽車追尾事故。
交通事故警示人們,無尾燈車輛已成為公路殺手,必須嚴加整治。省政協委員楊敏提案建議,交警部門應對無尾燈車輛認真嚴查,堅決禁止上路,從而有效地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維護道路交通秩序,保護人身安全。
長期以來,超限超載大貨車不僅頻發交通事故,而且嚴重損毀了哈爾濱市公路的基礎設施。針對殘土車瘋狂行駛問題,近日,交警部門匯同巡特警組成聯合整治組,采取“三班兩運轉”模式,重點對夜間殘土車超載、無尾燈、闖紅燈、不按規定車道行駛等嚴重違法行為進行打擊。
據了解,哈爾濱市交通部門將加大科技治理超的投入力度,實行治超責任領導問責和責任倒查制度,建立營運駕駛員的信譽考核檔案,一年內有3次以上(含3次)超限超載行為的駕駛員,列入“黑名單”予以曝光,並由原發證機關吊銷其道路運輸營運證或從業資格證。近期,哈爾濱市將把超限超載舉報納入到110系統,建立健全治理超限超載工作的長效機制。
交通參與者的素質需提高
交通法規和交通安全常識的教育是一個全社會的系統工程。但目前的宣傳教育基本上是交警部門一家負責,這樣宣傳教育不僅難度大,而且效果不明顯。加之交通參與者素質不高,不按照規定車道行駛、左道逆行、越線行駛、爭道搶行、違章停車等嚴重影響交通安全暢通的交通違法行為相當突出,易引發交通事故,經常造成或者加劇交通擁堵。
|
省政協委員林國海在討論中發言表示:“一個優質的城市交通環境,交警部門嚴格管理只是一種手段,廣大交通參與者從主觀上提高認識,自覺文明參與交通纔能從根本上解決城市交通中存在的問題。”
從發生的大量交通事故案例看,因對交通法規的無知而違犯交通規則的實際上很少,即使除駕駛員之外的其他觸犯交通法規的人,還是知法違法的佔多數。要真正淨化道路交通環境,減少道路交通違法行為,就要提高全體道路參與者的素質。
|
“每位交通參與者都應嚴格遵守交通法規,全社會共同營造安全、暢通的交通環境。”省政協委員楊敏發表感想。
據了解,交警部門將斷續推行“站、看、念”管理措施,嚴厲處罰交通違法行為人的同時,將組織違法行為人上路站崗執勤,觀看交通事故警示片,念讀學習交通法條等形式,通過體驗城市交通培養文明交通習慣的養成,同時還將組織駕校新報考學員、單位機關乾部等群體上路執勤,配合交警部門規范非機動車、行人交通違法。
據哈爾濱市公安交管局政委王士奇介紹,為全面淨化交通環境,規范交通秩序,預防交通事故,倡導文明交通,哈爾濱市交警部門從2011年11月末至今年5月末將持續打響“三個交通治理戰役”,開展為期半年的交通秩序整治會戰,期間交警將充分發揮管理交通主力軍作用,突出“嚴管重罰”兼顧“宣傳教育”的措施,全面規范城市市民交通行為,引導廣大市民摒棄陋習,養成文明交通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