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省委:提高公交車駕駛員待遇 緩解司機短缺問題。孫曉銳攝
東北網1月10日訊(記者 岳雲雪)進入冬季以來,市民對哈爾濱市公交的投訴增多,其中最主要體現在超時等車的問題,超時等車已成為影響市民出行的最大難題。“超時等車問題,源於公交司機的短缺,妨礙了一些公交線路的正常運營。駕駛員的問題不解決,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市民出行難的問題。”民革省委在省政協十屆五次會議分組討論中表示。
目前,公家車司機的待遇較低,起早貪黑乾一個月纔只能拿到1600元左右的工資,很多司機不願意開公交車。以公交91路車為例,91路始點到終點單程16公裡,工資按運行一周次29元,規定每天跑5至6周次。有時遇到車輛故障,每天只能跑3、4個周次甚至更少。直接導致公交車駕駛員實際收入減少。另外,公交車駕駛員工作時間長,起早貪黑,工作非常辛苦。如7路公交線路有車35臺,運行電力醫院至道外北七道街,公交司機每天3:30起床,晚班收車到家已是深夜。
民革省委認為,市區內交通路況復雜,危險狀況頻出,行車風險較大。公交車在路上行駛是動態的,容易出交通事故。如果出了責任事故,司機就要按規定承擔20%的經濟責任,如果產生的賠償數額較大,駕駛員難以承受。
據了解,在哈爾濱市招聘公交車駕駛員,必須持有A1證或A3證,且有兩年公交車駕駛經驗。可是滿足這樣條件的駕駛員太少,一些公交公司不得不降低門檻,導致招聘來的駕駛員多數是沒有公交經驗的下崗職工或農民工。農民工駕駛員佔60%,這部分農民工駕駛員是相對穩定的,但較少經過正規培訓。在公交駕駛員年齡構成上,30歲左右的年輕人員少,又缺乏經驗,而經驗豐富的大多數是50歲以上的公交車駕駛員,形成安全隱患。
民革省委建議,政府或相關部門應加大投入,提高駕駛員福利待遇,讓他們付出和所得成正比;公交企業要給駕駛員上保險,起碼要保證“三險一金”,這樣纔能讓駕駛員無後顧之懮。為了提高駕駛員的積極性,可以設立節油獎、安全獎和服務獎,每月安全行駛、無投訴的就可以獲得相應獎勵;在生活保障方面,建設專門的休息室,配備吸煙室、食堂等設施,只有解決公交車駕駛員的後顧之懮,纔能緩解“司機荒”,從而使之更好地為社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