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夏富祥:舉辦"京旗移墾節"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2-01-12 15:01:5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曉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省政協委員夏富祥。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東北網1月12日訊 (記者 孫曉銳) 省政協十屆五次會議上,省政協委員、哈爾濱市匯豐照相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長夏富祥就京旗文化發展提案建議,農歷八月二十八日舉辦“京旗移墾節”,並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作為黑龍江省和哈爾濱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的夏富祥說,“京旗文化”是突出哈南地區乃至黑龍江特色的文化,突出這個特色,作強做大京旗文化產業,找到京旗文化和旅游、餐飲業、出版業、影視業等最佳結合點,讓京旗文化成為黑龍江的一張靚麗城市名片。

  著名清史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所長戴逸對260年前八旗子弟遷徙東北事件給予了這樣的評價:“這是一次值得肯定的歷史事件,因為它是以後持續百年的向吉林、黑龍江兩省移民的濫觴,最終導致了東北地區的快速開發建設,並以先進的‘京都’文化最終完成了變邊陲為內地和變夷從夏的歷史進程,使四海一家,九州無外,為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形成畫上了一個句號。”

  夏富祥建議,借鑒新疆伊犁察布查爾縣200多年來,每年紀念“錫伯族西遷節”(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經驗。將清乾隆九年(1744年)農歷八月二十八日,一千戶旗人奉乾隆皇帝諭旨“在京八旗移駐拉林阿勒楚喀”的日子定為“京旗移墾節”,在每年這天於哈南地區舉辦活動,紀念農歷八月二十八日“京旗移墾節”。

  夏富祥建議,作好“京旗移墾節”可以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將清乾隆九年(1744年)農歷八月二十八日,定為“京旗移墾節”舉辦相應的具有京旗文化特色和內涵的活動;第二步,逐步將“京旗移墾節”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三步,爭取國家投資設立並啟動“京旗移墾節”保護工程。本著“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原則,項目的實施將有效保護、開發、利用和發展“京旗移墾節”民俗藝術資源,拓展“京旗移墾節”的文化空間,豐富表現形式,為哈爾濱南部地區乃至黑龍江的經濟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責任編輯:關虹

【專題】2012年黑龍江省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