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省人大代表、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愛文
省十一屆人大七次會議即將閉幕,我市如何貫徹落實《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各項工作任務?記者采訪了省人大代表、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愛文。
王愛文說,王憲魁省長在省十一屆人大七次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實事求是、求真務實,聽後使人倍感振奮。2012年,我們將高揚第三次創業旗幟,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推進新型工業化、二度城市化、服務業現代化為路徑,努力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加速經濟建設,鞏固生態建設,全面建設美麗富庶、文明和諧、健康幸福的新伊春。
王愛文說,經歷了一次、二次創業,特別是經過近幾年的打基礎、蓄後勁、快發展,伊春林區已經基本擺脫了“兩危”帶來的困境,呈現出後發崛起之勢。隨著國家天保工程二期和《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的同步實施,以及全面停止森林主伐,我市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進入了推進三次創業、加快轉型跨越的新階段。
王愛文說,伊春林區要實現轉型跨越,必須通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不斷引入動力、催生活力,推動林區發展昇級。一是要堅持以新型工業化、服務業現代化為主導,加速構建現代林區經濟體系。推進新型工業化、服務業現代化是實現伊春經濟轉型、推動傳統林業經濟向現代林區經濟轉變,建設富庶伊春的必由之路。二是要加快改革開放步伐,催生林區轉型發展的內在活力。伊春林區要實現轉型跨越,必須通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不斷引入動力、催生活力,推動林區發展昇級。三是要實施二度城市化,改善城鄉面貌打造旅游名城。以二度城市化為牽動,以完善旅游功能、城市綜合服務能力為核心,以提昇城市品質為目標,把旅游產業和城市融合建設,打造現代化國際生態旅游名城,建設美麗伊春。四是要做大做實做優森林經營文章,鞏固擴大生態保護建設成果。堅持以森林經營為主抓手,推進生態建設由單純保護向保育結合轉變,加快森林生態系統功能恢復。五是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繁榮特色文化,為三次創業注入強大動力。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著力培育以生態文明為核心的林區特色文化體系,深入推進“6541工程”,建設文明和諧伊春。六是要強化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眾。堅持民生優先。要與經濟轉型同步推進社會轉型和民生建設,保障幸福指數與發展指標同步提昇,推動“解困民生”向“幸福民生”轉型昇級,建設健康幸福伊春。七是要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為第三次創業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要善謀要事,善抓大事,善解難題,善聚民心,率領群眾實施三次創業,推動本地區轉型跨越的本領。
王愛文說,加快完善產業體系是實現伊春轉型跨越的重要支橕。要著力打造以礦產開發及冶金建材業、森林食品北藥業、旅游業為主的三大引擎產業,以木材精深加工業、新型裝備制造業、紡織業、清潔能源業、文化產業、現代服務業等為補充的“3+X”產業體系框架。重點打造鋼鐵、鉬、鉛、鋅、藍莓、家具、裝備制造、紡織等8大產業鏈。在未來5年內,建成全省最大的鋼鐵生產基地和鉛、鋅、鉬冶煉基地,全國最大的藍莓繁育種植加工銷售基地,東北最大的紡紗基地。光明集團力爭躋身全國同行業前20名之列。整合做大人造板業,達到年產100萬立方米的規模。
王愛文說,我們擁有獨具特色的城市品牌優勢,經過多年的不懈培育,我們的城市品牌更加響亮,林都伊春聲名遠播,綠色符號更具魅力。特別是高速公路的貫通,機場建成後多條航線的開通,將我市納入了與哈爾濱地面三小時經濟圈范圍,空中與首都北京實現了三小時對接,與國際大港口大連實現了三小時對接並輻射到了長三角。伊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可進入性大大改觀。王愛文充滿信心地說,在市十一次黨代會上,我們確定伊春未來五年發展的階段性目標是,前兩年聚積能量,後三年加速發展,確保地區生產總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五年翻一番,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翻兩番。經過10年左右的努力,伊春將實現經濟社會全面轉型。到2020年,把我市建成發達的現代林區經濟體系,建成功能完善的現代旅游度假集合區,建成中國最佳的生態功能區,森林生態功能恢復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水平;全市地區生產總值比2010年翻兩番以上,人均生產總值、人均財政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全省平均水平,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位居全省上游行列。我市將與全國同步進入更高層次的全面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