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13日訊 物價是百姓生活的『晴雨表』。必須高度關注,為民解懮,采取得力措施,把物價穩下來。——摘自《政府工作報告》
移戈委員——
要讓『田間地頭』和『市場端頭』無縫對接
保障均衡供應、保證菜價平穩,『市場端頭』無疑重任在肩。身處業內的政協委員移戈,對此深有體會。他說,解決這個問題的當務之急是減少中間環節,真正實現『田間地頭』和『市場端頭』的無縫對接。
移戈委員說,目前蔬菜從田間到百姓餐桌要經歷至少3手的『流轉』,到超市一類的大賣場,甚至更多,大大小小的菜販子層層倒手層層加價,結果『種菜的』和『吃菜的』兩頭都不劃算。要解決這個問題,當前形勢下『農超對接』是最現實最快捷的選擇。
對如何真正實現『農超』的無縫對接,移戈委員認為應該政府統籌、專業運作、信息化、科學化並舉。對當前制約『農超對接』落實的農民小規模蔬菜生產無法滿足商超的數量需求和履行合作協議的誠信度不高問題,移戈希望政府能對此有所作為。『政府應積極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通過這種方式把種菜農民聯合起來,把蔬菜生產基地的規模做大,既能滿足我們商超對蔬菜供應量的要求,又解決了我們無法對一家一戶的農民合作的問題。同時,政府應建立蔬菜產銷的扶持政策,在市場波動時適時保護農民和商超的最基本利益,這樣纔能保證產業的健康發展。』
王滿玉代表——
減少流通成本加快地產綠色蔬菜建設
談及菜價問題,省人大代表王滿玉感慨地說,很多人感覺冬季菜價較高,這主要是因為我省地處高寒地區,冬季不具備種菜條件,如果用溫室大棚種菜,成本太高,所以百姓吃的大部分蔬菜都是從南方地區運送過來的。但蔬菜在運輸過程中,會產生很多難題。
王滿玉代表認為,解決蔬菜運輸的問題應通過減少流通成本為『菜暢其流』掃清障礙。我省已對鮮活產品實行了『綠色通道』,免收過路過橋費。但最好能擴大『綠色通道』政策覆蓋的蔬菜品種范圍。另外,應完善農村公路標志設置,全力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為外來的蔬菜運輸車輛提供准確通行信息。同時,我省應該加快發展地產綠色蔬菜建設。比如,大慶市林甸縣的溫泉果蔬基地就是很好的借鑒對象。大力發展地產蔬菜既可以解決運輸中帶來的問題,還可以讓百姓們吃上更新鮮、更安全、更便宜的蔬菜。他建議,政府應加大對蔬菜產業及蔬菜加工的貸款投資,讓我省在冬季也有條件發展地產蔬菜。同時,加大基本菜的儲存,比如,白菜、土豆、蘿卜等,保證百姓可以在冬季以便宜的價格吃到這些基本菜。
金益委員——
提高蔬菜種植科技含量
『保障我省蔬菜價格的穩定,首先要解決供求緊張的局面,應合理調整種植產業結構,增加蔬菜種植面積。並根據我省特點重點發展棚室蔬菜,提高蔬菜種植的科技含量,確保穩定供應。』省政協委員金益這樣認為。
金益委員說,受氣候條件限制,我省一年只能生產一季露地蔬菜。目前,我省夏季蔬菜基本能夠自給自足,但一到冬季大量蔬菜品種就需要依靠外地供應,這不但增加了蔬菜的運輸成本,導致蔬菜價格昇高,並且一旦遇到不利氣象條件,將直接影響蔬菜的穩定供應。因此,發展設施蔬菜,成為緩解我省冬季蔬菜供求緊張局面的重中之重。
他建議今年我省應繼續增強蔬菜的綜合生產能力,鼓勵蔬菜生產大戶、農技部門、農業龍頭企業等牽頭組建蔬菜生產專業合作社,完善其組織功能和服務功能,逐步解決一家一戶生產管理、技術應用、市場銷售等難題,依靠規模經營、批量生產等優勢,發展訂單生產,確保蔬菜產品實現產銷對接,並重點組織好棚室小區搞好冬春蔬菜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