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兩會聚焦】期盼安居工程 今年實現新突破
2012-01-13 09:46:0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車輪 張桂英 譚迎春 王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月13日訊 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省財政補貼配套資金10億元,今年新開工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52萬套,竣工42萬套。——政府工作報告

  莊嚴委員——

  健全反饋機制推進保障房建設

  2011年,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打了一場漂亮仗。省政協委員莊嚴認為這得益於有效的監督手段和保障措施,堅持跟蹤問效,建立健全工作推進和反饋機制。在監督檢查中及時發現和糾正問題,准確獲得了第一手數據和信息。通過督查、通報和約談,促進了工程建設快速均衡推進。去年省住建廳組織了三次全省保障房工作大檢查,組成17個工作組,赴各地檢查制定計劃、拆遷推進、開工率等方面,掌握真實情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莊嚴委員認為,城市規劃對保障性住房建設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加強規劃設計和規劃管理的指導,嚴格限定承擔保障性住房工程的規劃設計單位資質,提高設計資質門檻,保證設計質量。加強監督檢查,省住建廳組成5個檢查組深入全省各地進行規劃設計專項檢查,審查項目規劃的審批檔案,查看施工現場,把存在問題、檢查結果通報全省。召開專題座談會,研究整改辦法,並加強業務培訓。去年12月,省住建廳舉辦了保障性安居工程規劃管理和規劃設計培訓班,針對一線審批和設計人員,請專家專門講課,提高一線人員的業務能力。

  朱濱利委員——

  守住安居工程的“生命線”

  對當下房地產市場的價格波動和未來走勢,不僅百姓掛心,也是政協委員熱議的話題之一。從事房地產開發30餘年的政協委員朱濱利說:“政府推出的保障房建設對於穩市場、控房價、惠民生、促和諧、擴內需意義非凡。當前市場出現的波動,我理解是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積累的諸多問題的集中體現。”

  對如何更好地推進保障房建設並以此帶動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朱濱利有自己的看法。他說,歷史已經證明,任何市場經濟都離不開政府的宏觀調控,也需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和調節的積極作用,關鍵是要運用科學規劃和計劃來引導市場,要堅持各種手段的有機結合。對我省而言,一要把加快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與引導合理消費結合起來;二要不斷加大保障房建設的政策支持力度,具體包括減免相關稅費、合理確定公租房租金水平等,這是確保保障性安居工程順利推進的前提條件;三要確保分配公平,切實實行保障房源、分配過程、分配結果三公開,並強化監督,必須要讓分配結果通過百姓的監督與認可——這是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生命線”。

  李傳良代表——

  保障性住房要數量更要質量

  “保障性住房工程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關系百姓切身利益,關系黨和政府的形象。保障性住房要數量,更要質量。”省人大代表李傳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李傳良說,質量安全大於天。建高質量保障房首先要規范建設審批程序,科學把握建設進度,保證工程建設的合理周期和造價。要采取招商引資等市場化融資模式。要完善監管機制,將加強質量管理貫穿於工作的始終。要推行項目法人對住房建設質量負永久責任,推行參建單位負責人和項目負責人責任終身制。

  李傳良建議學習借鑒外地成功做法,優先在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設施比較完善的區域安排用地,實行無差別的“混建”模式,使保障性住房與商業樓盤共享配套和服務。全面落實保障性住房質量責任,將工程質量管理納入住房保障工作考核、約談和問責范圍,特別要嚴肅查處不履行工程建設法定程序、轉包、違法分包等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尤其要嚴把建築原材料和部件質量關,抓好工程實施階段的質量管理。

  柳堤代表——

  投資“壓力年”錢從何而來

  據了解,2011年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任務84.54萬套,居全國首位,共計獲得國家補助資金121.45億元,省委、省政府加大資金配套力度,共投入32.75億元,是歷來投入最多的一年。

  即便如此,省人大代表柳堤說,按照規定,保障房項目投資的最低資本金比例為20%,要實現竣工,剩餘的80%資金就必須到位。這意味著,保障房投資的“大頭”將集中在“建設年”。也就是說,2012年,將是我省保障房投資的“壓力年”。

  來自於資金籌措的困難很大。錢從哪裡來?柳堤提出,關鍵的,還是要著力吸引社會資本,通過創新經營模式吸引社會資金進入保障房特別是公租房建設領域。“企業承建是社會機構建設保障房的重要方面。對於保障房建設,在土地使用上給予不同程度的優惠,從全成本的角度來講,相當於政府用土地價格的折讓作為向保障性住房提供的補貼。”同時,金融機構融資也是重要方面。在政府主導的融資類型中,柳堤建議,加大住房公積金融資的規模。此外,部分地方政府正在考慮建立的房地產信托基金為保障房融資,也可適度嘗試並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