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13日訊 2011年,大興安嶺地區搶抓發展機遇,科學謀劃工作思路,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大發展快發展。據統計,2011年糧食總產達45萬噸,同比增長4.3%,再創歷史新高。
2011年,大興安嶺全面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步伐,啟動了15個村的生態型花園式中心村建設,開展了『花園式示范農場』和『花園式示范戶』評選活動,評選出10個示范農場和20戶示范戶,用典型示范帶動了新農村建設。截至目前,完成新建住房1754戶、1萬平方米農民集資樓,維修舊房424戶,硬化道路3.8公裡,新建整治排水邊溝1.51萬米、維修圍欄9390米,植樹2.82萬株,安裝路燈106盞。
在實際工作中,大興安嶺注重關注民生,服務農業發展,行署農委有關負責人深入村屯和農業生產一線對強農惠農政策落實情況開展調研,解決存在問題,切實維護農民利益。落實惠農政策性資金7558.13萬元,涉及到國家的惠農政策在大興安嶺全部落實到位,是農民得實惠最多的一年。同時,積極搶抓國家和省各項政策機遇,在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爭取政策項目補貼資金共計1.25億元。
為促進農業產業化提檔昇級,大興安嶺從甘肅等地引進清吉洋芋集團、伊莓藍莓兩戶大型企業落戶地區,帶動了農業龍頭企業的發展。目前,全區規模以上龍頭企業達到了10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7家,農產品加工企業完成銷售收入4.6億元,龍頭企業帶動基地面積85萬畝、基地戶數5300戶,戶均增收1400元。
為提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興安嶺大力開展農業科技培訓。先後舉辦各類科技培訓班、講座182期,培訓農民15800人次,為農民提供實用信息652條,向農民發放各類春耕生產資料45000份。開展『十、百、千』工程,推廣農業重點技術11項,推廣面積約530萬畝次。全區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62個。扶持興建了17個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園區,累計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330萬畝,節約施肥成本214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