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月14日訊 白白淨淨的牛百葉、黃喉,鮮亮的海蜇皮、海茄子、魷魚,這些火鍋店、燒烤店中大家愛吃的美食,是怎樣加工出來的呢? 13日,哈市道裡區公安、質監部門查獲了一個加工下水和海鮮的黑加工點。該黑加工作坊業主將買來回的下水和海鮮乾貨,疑似用火鹼和雙氧水浸泡後,不僅白淨鮮亮,而且比原來增大許多。在執法現場,業主還勸執法人員和記者“以後你們別吃這個了”。
哈市道裡區建國醫院後身的新華街60號附近有一個類似車庫的房間,從去年6月份開始,差不多每天旱晨五時左右都有一輛面包車停在門前,之後有人開始往車內裝貨。附近居民經常聞到裡面傳出腥臭的味道,有居民無意中發現他們裝的貨物是下水等產品,但並未引起居民的注意。
1月11日,本報報道了道外質監部門查獲一家下水黑加工點,百葉、心管竟然用火鹼和雙氧水浸泡。附近居民看到該報道後,懷疑這家加工點是不是和道外那家一樣呢,12日,居民李先生撥打了新聞熱線。
當日下午,記者來到居民反映的地點;發現門已經上鎖。記者隨後將線索反映給哈市質監局道裡分局。
為了能夠順利進入這個加工點,道裡公安分局假冒偽劣商品犯罪偵查大隊以及轄區新華派出所出動幾名警員配合質監部門執法。13日9時許,執法人員強行打開門鎖進入該加工點,屋內只有三名60多歲的老者。
記者看到,該房共有兩間屋,外間雜亂不堪,地中間放著10餘袋沒經過泡發的牛肚,另一邊是用木箱裝的海茄子、海蜇、魷魚等,散發出難聞的腥臭氣味。在裡屋,擺放了10餘個藍色大塑料桶和一個大水池,裡面全都泡著泛起白沫的毛肚和已經發好的心管等,這些浸泡過的下水明顯比原料增大了好幾倍,而且變得更加白嫩。
屋內三人稱只是工人,其他情況並不知道。警方在現場發現了一些往來明細賬,其中有一個叫劉軍的看起來像是這個加工點的業主。
執法人員正在現場清點產品數量時,一名中年男子進入室內,稱是附近居民,過來看看熱鬧。他不自然的神態引起了警方的懷疑,向該男子索要身份證時,該男子稱沒帶,回家去取。正在這時,該男子的手機響起,他正要接電話,一名警員立即走到該男子前,“別接了,我打的。”原來,警方記下了劉軍的聯系方式,剛纔該男子的神態讓警方懷疑他就是劉軍,所以現場撥打了他的電話。
面對事實,該男子承認他叫劉軍,是這個加工點的業主,他同時承認這個加工點沒有任何手續。
劉軍交代,他是從山東臨沂來的,因為沒有啥乾的,看到別人乾這個挺來錢,所以就乾上了這行。屋內三名工人都是他的親屬。
富有戲劇性的是,劉軍聽說記者的身份以及工作單位後表示,他看到了11日關於道外區毛肚黑加工點的報道。隨後記者與劉軍進行了簡單對話。
記者:你乾這個多長時間了?
劉軍:從去年6月份開始的。
記者:這些東西都送往哪裡?
劉軍:顧鄉的朝陽大市場,還有道裡區的一些火鍋店和燒烤店。
記者:你都用什麼泡發?
劉軍:用鹼和水。
記者:泡完了增大這麼多;是不是用的火鹼?
劉軍:(沈默)
記者:還應該有雙氧水吧?
劉軍:不放那個東西。
記者:如果檢測出有怎麼辦?
劉軍:(沈默)
之後劉軍表示,他看了報道後,真是不敢乾了,整天提心吊膽的,准備這點貨處理後就回老家過年,車票都買好了。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剛纔他說人吃了這種東西沒害處,隨後他又對執法人員和記者說,“以後這東西別吃了。”
目前,執法人員對這個黑加工點進行了取締,下一步處罰正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