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6日訊 昨天,在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的分組討論中,代表們縱論新戰略,爭獻“金點子”,就哈爾濱如何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競相發言、熱切“論爭”。
新戰略讓老工業區揚眉吐氣
劉銳代表在討論中說,自從實施新戰略以來,平房區由“後排觀眾”變成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熱點區,現有世界500強企業22家,城區面積擴大了20平方公裡。“作為平房區居民,我們為能夠趕上平房區大發展大建設的繁榮時代而倍感自豪,為自己是平房人而驕傲。這是從未有過的感覺。”
劉銳興奮地說:“對平房區來說,盛幕已經拉開,好戲剛剛開場。我由衷地希望新戰略能夠堅定不移地實施下去,要避免由於政策不連續而出現‘斷代’現象。我相信,未來五年,一個現代廠房鱗次櫛比、新興產業欣欣向榮、現代商埠扮靚城區的新平房一定會展示給大家。”
打造“哈爾濱郊外的晚上”
道外區的代表們就“老城復興、新區崛起”展開了熱議。提到阿什河流域的濕地開發,趙登峰代表語速加快:“濕地是哈爾濱最具代表性的夏季旅游資源,對道外新區阿什河生態區項目要大力支持、精心謀劃,一定要把阿什河生態區打造成浪漫的‘哈爾濱郊外的晚上’,成為濕地游的精品。以生態大項目建設帶動道外新區的發展,充分發揮冰城夏都的城市魅力。”
馬旦曰代表就阿什河流域開發發表自己的見解:道外區作為老城區,一定要緊緊抓住這一輪城市發展的歷史機遇,堅定信心、勇於做事。要盡快啟動建設佔地約30平方公裡的道外新區核心區,發揮華南城商貿綜合體、黑龍江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團結鎮國家級小城鎮試點、中順汽車園、禧龍國際物流園、天恆山風景區、阿什河流域生態治理和濱江濕地風景區等重點大項目牽動作用,使道外新區成為哈爾濱市現代商貿基地、都市農業高地、休閑旅游勝地和生態宜居福地。
把哈爾濱建成航空物流之都
俞濱洋代表在發言中說,哈爾濱是我國以及東南亞至北美航線的必經之路,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是中國距離北美最近的航空港。充分利用並發揮這一地理區位優勢,把哈爾濱打造成為中國對北美航空物流之都,對哈爾濱今後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俞濱洋認為,要從國家戰略重新認識哈爾濱的區位優勢,將哈爾濱作為中國乃至東亞對北美客貨運輸的中轉樞紐,開闢哈爾濱為國內各地及東南亞國家飛往北美航班的技術經停站,建設中國對北美航空物流之都。通過完善各種“軟件”、“硬件”條件,推動哈爾濱空港物流業的發展,為哈爾濱的大發展帶來可觀的人流、物流和資金流,培育出高端現代服務業。
企業“走出去”纔有大發展
來自企業界的黨代表郭育紅在香坊區代表團發言時呼吁:“政府應配合企業‘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有助於企業做大做強。”
郭育紅說,聽了蓋書記的報告我感到很振奮,作為正在跨越發展中的城市,哈爾濱采用“引進來,走出去”的方針是非常必要的。走到發展中的第三世界國家,尋找有資源的國家發展企業,具有戰略意義。去年在市政府、市商務局的支持下,我們在馬來西亞吉來丹州參加了“鄭和展”,並與多個當地企業成功對接。希望政府有目的地幫扶企業走向世界,使哈市的外貿行業有更大進展,創造出更好效益。
將建食品問題舉報投訴中心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食品安全問題成為代表們密集“點擊”的議題。
姜宏代表說,近兩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凸顯,監管部門必須要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管理機制、做到各部門有機銜接。同時,要提高食品企業的質量控制意識,建立以食品安全回溯體系為標志的行業准入機制,從源頭上杜絕不安全的食品入市。
馬力實代表說,哈爾濱在建設食品安全城市方面要不餘遺力。目前我市存在各種食品小作坊3700餘家,完全取締不現實,應該通過立法建立有效的監管體系,實施嚴格的問責制。
佟寶剛代表說,保護食品安全要健全群眾監督機制,哈爾濱和大連已被國家列為試點城市,將在國內率先設立食品藥品安全問題舉報投訴中心,這將為我市的食品安全提供重要保證。
向城市環境三大“頑疾”開戰
王憲民代表在分組審議時說,過去五年城市環境發生可喜變化,但是牌匾廣告混亂、流動商販縱橫、建築工地髒亂以及隨建築工地伴生的殘土車作為城市環境三大“頑疾”,問題依舊比較突出。今年,我市城管部門將向三大“頑疾”開戰,還市民一個乾淨整潔的城市環境。
王憲民說,城市立面是最重要的城市景觀之一,混亂的廣告牌匾是城市立面上最刺眼的“傷疤”。哈爾濱廣告牌匾秩序混亂現象比較突出,除了牌匾設計水平低下外,一店多匾的問題比較突出,很多店鋪把要賣的東西幾乎都寫在牌匾和櫥窗上,有關部門在調查中發現了一個店鋪竟然掛12塊牌匾的現象。今年,市城管部門將會同相關部門全面清理牌匾廣告,爭取打造50到100個牌匾廣告示范街區,提高全市牌匾廣告水平。
建普藥基地讓百姓用上便宜藥
“過去,我們一直認為自己是行業‘老大’,但走出去一看,纔知道自己已經落後了。”張利君代表在分組討論中談到企業發展,毫不諱言差距。
作為哈藥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他為企業算了這樣一筆賬:每年廣告投入8億元,在全國醫藥行業居首,但實際社會效果和影響卻沒有發揮出來,品牌實力尚需大力提昇。他認為,進行二次創業,實現轉型昇級是唯一辦法。要抓住未來五年哈爾濱科學發展新跨越的難得契機,借助利民開發區建成醫藥產業園、把醫藥等四大傳統優勢產業打造成“千億”產業這兩大機遇,在全國建立規模最大的四大藥品基地,向產業集群發展,提高企業競爭優勢。同時,在哈爾濱建設全國規模最大的普藥產品基地,降低百姓購藥成本,將常用普通藥品做成簡易包裝,讓百姓真正用上便宜藥。
“養育”人纔推動產業昇級
“為企業年輕工人和優秀人纔提供保障房,這也是企業‘養育’人纔,促進全市裝備制造業產業昇級的重要推動力。”討論中,魏華亮代表的建議令與會代表頻頻點頭。
由於工資不高,目前企業的很多年輕工人都面臨居住難,這是魏華亮在實地調研後發現的問題。“產業工人對裝備制造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沒有能工巧匠,企業發展自然就缺乏後勁。”魏華亮說,企業的發展需要人纔,而人纔需要“養育”。安居纔能樂業,讓這部分年輕員工在未對企業創造更多價值時,享受住房福利,這也是企業吸引人纔、留住人纔,提高員工對企業忠誠度的好辦法。他說,如何利用國家保障房政策,將保障房“打包”給企業,讓企業統一安置年輕工人,特別是優秀後備人纔,實現居者有其屋,值得政府部門思考。
平房區代表團黨代表王英利也提出同樣建議。他說,繼續實施新戰略過程中要有人纔補給,要吸引、網羅一批優秀人纔。招賢引纔,一方面是引進外來人纔,一方面是就地取纔,充分挖掘本地體制外人纔。“無論是外埠人纔,還是本地人纔,我們在引進和使用過程中都需要破除體制壁壘,給人纔一個寬松的環境,讓他們義無反顧地為新戰略大顯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