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6日訊 每一堆燒紙,都是環衛工人身上增加的工作量、周圍居民窗戶上的黑灰、新建馬路上的傷疤、公共設施上的灰塵、空氣中的PM2.5、文化名城建設的絆腳石、文明城市形象的破壞者。
4條街掃出200斤紙灰
14日早晨,道外區清潔一大隊環衛工人楊麗和同事在4個街口掃出了約200斤燒紙垃圾。這天他們比往常提前一個小時上崗。
凌晨3時30分,寒風凜冽,再厚的棉褲,也風一打就透。每一個十字路口都有一堆堆紙灰,縱使天還沒亮,那一圈圈烏黑依然觸目。
掃帚一觸,黑灰飛散。黑灰都嵌進了路面的縫裡,楊麗瞇起眼睛使勁掃。如果天暖,可以用水衝刷,但冬季只能一點點地掃。“不掃乾淨,馬路就像被‘拔罐子’了似的,到處是黑圈兒,太難看了。”
燒紙的人可能沒想到,他們燒的紙大大增加了環衛工人的工作量。楊麗負責大新街與十八道街交口處到二十道街附近鐵道線,雖然僅4條街,但燒紙後留下的紙灰以及“金元寶”殘骸,足足200斤。
“燒紙的日子,工作量比平時多3倍。”道裡區清潔大隊副隊長吳惠敏對此毫無辦法,“每到清明節、陰歷七月十五、春節,燒紙的人特別多。”
吳惠敏說,以前燒紙還在背街背巷,現在都跑到主要街道和廣場上來了。新陽路、安國街、通江街、高誼街等都是燒紙的“重災區”。
“燒紙污染的可不僅僅是路面衛生。”南崗區城管局局長孫明說,燒紙留下的黑灰,風一刮遍街全是,落到公共設施上的也得清理。冬天風大,沒法用水衝,南崗區26個環衛小隊的環衛工人都為此特別頭疼。
受“燒紙騷擾”的居民們
13日21時許,市民李至恆開車至民生路,發現車窗前霧蒙蒙一片,濃郁的煙味鑽進車內。他心裡一驚,以為附近起火了。兩分鍾後他纔驚訝地醒悟:如此大面積的煙霧是燒紙所致。“得有多少人燒紙纔能造成這樣的‘盛況’啊?”李至恆將此“盛況”發到了微博上。他以前只知道有些老年人在除夕夜燒紙,沒想到如今“不年不節”的日子裡也燒得這麼厲害。
李至恆只是偶然遇到了“燒紙盛況”,道外區新樂小區的居民卻一直深受其害。馬家溝旁的新樂小區與一座小橋相鄰。這種地形是所謂的“十字路口”,最受燒紙人喜愛。14日17時許,這裡匯聚了10多群燒紙人。住在2樓的劉承庫家雖緊關窗戶,但煙味還是飄進屋裡。
“這是‘小打小鬧’,到燒紙的‘正日子’纔可怕。”劉承庫說,“清明節、七月十五、春節這些日子,一晚上能有200多起燒紙的,漫天黑灰彌漫。他們燒一晚上紙,我家第二天得擦一遍窗。”
“擦窗算什麼!”劉承庫家樓下的老翟都想換房子了。老翟不堪“燒紙騷擾”,想搬家。他的3歲孫女經常好奇地趴窗戶看窗外燒紙的火光。“我不能讓孩子在這種環境裡生活。”老翟說。
哈市受“燒紙騷擾”的居民,遠遠不止劉承庫、老翟這幾個人。
一場面向“群體勢力”的戰爭
南崗區榮事街道辦三姓社區主任叢曉薇說,社區2000餘戶、6000餘名居民,參與燒紙的超過50%,而且燒的量越來越大。一些並不富裕的居民,也盡可能多燒點。
13日,叢曉薇走訪時,一位正疊“金元寶”的居民抱怨:“低頭疊了三小時,脖子都疼了。”叢曉薇問她為什麼自己疊,她說,20元買一沓1000張的金紙,但買疊好的“金元寶”只能買200個。為了給逝去的親人多燒點,只好挨點累。
“燒得越來越盛”,包含燒紙人數的增加和燒紙量的增加。
李至恆的微博,博友紛紛轉發和評論。yusufu說:“奶奶電話找我,讓晚上跟我媽去燒紙,我說都啥年代了還燒紙?一問,居然還要燒5堆呢。”susu說:“今天給爺爺燒紙,燒了半個多小時,爺爺都可以開冥行了。”
李至恆感嘆:“微博上的年輕人都不守舊,沒想到他們也被迫參與燒紙了。”
“習俗本來就是從眾行為。”省社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董鴻揚說,燒紙祭祀逝去的親人是習俗,習俗就是上代人帶領下代人參與,一代代延續。雖然我們提倡移風易俗,但燒紙的人構成了龐大群體,想要改變他們不太容易。
南崗區正在建設“潔淨如家的環境”,燒紙現象成為一大障礙。叢曉薇說,目前社區印制了提倡文明祭掃倡議書,貼在了108個單元門上。“能改變多少人,就改變多少人。”她說。
文化名城應有榮辱觀
14日,剛從上海回來的溫景川對家鄉的“燒紙盛況”十分不屑。他說,在上海,市區內幾乎看不到燒紙的人。大家眼裡,只有文化素質很低的鄉下人,纔會采取這種不文明方式祭祀逝者。當街燒紙,在上海會遭到單位、鄰居等所有人的鄙視。可哈爾濱卻似乎有人在以燒紙為榮。
董鴻揚分析,這些人認為如果不燒紙,一是別人會說自己不孝順,二是擔心招來厄運。因此現在形成了“燒紙競賽”,燒得越多似乎越“光榮”。
早在2006年,哈市就提倡“八榮八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2011年12月30日中國共產黨哈爾濱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共哈爾濱市委關於加強文化名城建設的實施意見》中已明確:“引導廣大市民培育城市公共精神,形成良好行為習慣,增強法制觀念和遵章守紀意識,自覺履行法定義務,自覺承擔社會責任,自覺維護公共秩序,努力杜絕違規行車、街頭燒紙、隨地吐痰、亂扔垃圾、隨意拋物、損壞公物等不良現象。”目前我市相關部門已開始勸阻街頭燒紙行為,加大力度取締違規佔道經營冥紙冥幣的商販。哈爾濱理工大學教授楊文超認為,一些人的燒紙觀念根深蒂固,完全禁止它很難,但堅持引導和規范,幾年後就能達到移風易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