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17日訊 2011年,綏芬河“5851”戰略實施、全國文明城市、省直管市試點……一個個振奮人心的歷史機遇接踵而至,一筆筆惠民的“真金白銀”,讓綏芬河人喜上眉梢。
低保提標
至2011年底,綏芬河市低保標准為每人每月400元,全市3000多名困難群眾受惠於此。低保管理體制建設逐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持續提高,讓社會最底層的人們感受到關愛。
救助提格
《綏芬河市城鄉居民低收入家庭認定管理辦法》和《綏芬河市城鄉困難群眾臨時救助暫行辦法》規定,對低保家庭和低保邊緣戶等低收入家庭醫療、教育或突發事件時給予短期一次性臨時救助,讓這些家庭吃得上飯,看得起病。2011年7月,醫療救助對象全年享受醫療救助的補助金額從8000元提高到10000元,全市已有61人次享受了醫療救助,發放救助金20.7萬元,這個標准創下全省最高紀錄。
老有津貼
如今在綏芬河,80周歲低保和低收入老人、90周歲以上所有老人,每人每月可以領到100元生活津貼。綏芬河逐步落實對老年人的優待政策,2011年全市共有300多名老年人受益。另外,市社會福利院正在籌建之中,到那時,綏芬河更多老年人的養老問題會有更多的保障。
保障政策惠民
2011年,綏芬河財政對各項社會保障和醫療衛生事業的補助不斷增加,累計支出1.26億元,企業養老保障補助、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農合醫保補助等多項民生補助的金額實現大幅增長。在這一年裡,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戶區改造和廉租房也在推進,當年投入74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新建廉租房實物配租,累計投資超過3000萬元,300套實物配租廉租房已經建成。
2011年,綏芬河社會保障能力繼續提高,養老保險覆蓋位居全省前列,醫療保險政策實現城鎮人口全覆蓋,全年安置700多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發放公益性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障補貼5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