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8日訊 在今天省政府組織召開的車用乙醇汽油滴水量測試結果通報會上,公開發布了省工信委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開展的乙醇汽油調研和測試結果和有關論證情況。監測顯示,汽車無論使用何種液體燃料,排氣管滴水屬於正常現象,乙醇汽油形成汽車尾氣滴水不會多於普通汽油,汽車尾氣滴水不是造成道路結冰的主要原因。按照省政府的有關要求,我省將繼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
理論計算:乙醇汽油燃燒理論產水量少於普通汽油
省工信委委托哈爾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對乙醇汽油和普通汽油燃燒理論產水量進行了科學計算和分析。燃燒理論計算,同等重量1公斤普通汽油完全燃燒產水量1.22公斤,1公斤乙醇汽油完全燃燒產水量1.19公斤,乙醇汽油燃燒理論產水量要少於普通汽油生成的水量。
實際對比測試:乙醇汽油與普通汽油尾氣滴水量相當
省工信委委托國家權威專業機構交通部汽車能源利用監測中心對車用乙醇汽油和普通汽油行車排氣管實際滴水量進行了對比測試。實際測得車用乙醇汽油與普通汽油低溫狀態下尾氣滴水量無明顯變化,基本相當。
實際監測:乙醇汽油不足以引起整體路面結冰
省工信委對大興安嶺高寒地區以及哈爾濱市區冬季汽車使用E10乙醇汽油滴水路面實際結冰情況進行了跟蹤監測。由於今冬幾乎沒有下雪,氣溫正常,對直觀汽車滴水路面結冰情況創造了有利條件。2011年12月14日,加格達奇城區室外氣溫-29℃,監測加格達奇城區未發現因車用乙醇汽油導致路面結冰現象。2011年12月28日至2012年1月1日,集中組織對哈市主要街道和交通路口進行了監測錄像和拍照,當室外氣溫在-22℃~-26℃,市區路面非常乾淨,哈市沒有形成路面結冰,雖然有汽車尾氣形成水滴,但沒有引起整體路面結冰,車輛行駛正常。
國家能源局:冬季路面結冰不是乙醇汽油惹的禍
2010年“兩會”期間,我省代表在全國人大會議上提出了“關於黑龍江省冬季禁止使用乙醇汽油”的建議,人大代表從使用乙醇汽油危害城市交通、影響發動機壽命等方面建議停止使用乙醇汽油。後經國家能源局有關專家論證給出的答復是:冬季汽車排氣管向外滴水是正常現象,乙醇汽油導致冬季路面結冰依據不充分,北方城市路面結冰問題確實存在,但不是車用乙醇汽油引起的。
省工信委:繼續推廣使用乙醇汽油
據省工信委副主任方安儒介紹,綜合理論計算、實際對比測試以及路面實際監測幾方面因素,汽車無論使用何種液體燃料,排氣管滴水屬於正常現象,一是乙醇汽油形成汽車尾氣滴水不會多於普通汽油,二是汽車尾氣滴水不是造成道路結冰的主要原因。
下一步,按照國家有關要求,依據省政府有關規定,我省繼續推廣使用乙醇汽油。
背景
2004年,按照國家要求,依據省政府有關規定,我省實施封閉銷售車用乙醇汽油。前兩年,由於哈市汽車保有量快速大幅增加,城市路橋集中改造修建,加上冬季雪大天氣異常寒冷,市區路冰加重,造成交通擁堵,行車困難,我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多次提案質疑車用乙醇汽油冬季滴水造成路面結冰,建議政府研究解決。按照省政府有關領導的批示,省工信委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對我省推廣使用乙醇汽油利弊情況,以及冬季汽車使用乙醇汽油排氣管滴水道路結冰問題,開展了深入調研和測試分析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