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18日訊 作為『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剛剛走過的2011年是我省經濟社會好發展、快發展、大發展的一年,是讓黑龍江人歡欣鼓舞的一年。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緊圍繞全省工作大局和反腐倡廉建設重大決策部署,深入紮實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八項工程』,努力提高反腐倡廉建設科學化水平,反腐倡廉建設取得了新的進展和成效,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為反腐倡廉建設取得新成效奠定了堅實基礎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2011年,省委常委會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反腐倡廉工作。省委書記吉炳軒明確要求,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和紀檢監察機關要堅持反腐倡廉方針,紮實推進懲防腐敗體系建設,為龍江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提供堅強的紀律保證。在省政府召開的廉政工作會議上,省長王憲魁對加強政府系統反腐倡廉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實際工作中,省委省政府領導帶頭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認真抓好分管戰線的反腐倡廉工作,並分別帶隊對各市(地)和部分省直單位黨政領導班子及成員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推進懲防腐敗體系建設情況進行檢查。
今年,中央紀委懲防腐敗體系建設工作檢查組對我省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工作進行了重點抽查,對我省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政令保暢工程』,進一步提昇了圍繞大局履職盡責的能力和效果
2011年,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把服務保障發展作為第一職責,緊緊圍繞保障中央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會同有關部門加強了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及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水利改革發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規范和節約用地、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通過開展監督檢查,全省共發現違法違規問題6801個,整改問題6318個。省紀委還出臺了《關於服務保障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落實的意見》和《關於保障省委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重大決策部署落實的若乾意見》、下發了《關於開展為產業項目建設年提供優良環境和保障專項治理活動的通知》。
『作風建設工程』,進一步優化了行政效能和發展環境質量
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深入開展了以『講黨性、樹新風、優環境、促發展』為主題的作風建設活動,積極探索弘揚優良作風、防治不良風氣的有效辦法,努力促進黨風政風好轉。
2011年我省加大了對基層乾部的思想教育、作風整頓和作風狀況監督檢查力度,著力解決庸懶散和辦事不公、作風粗暴等問題。加強和改進行政效能監察工作,共受理效能投訴1656件(次),對乾擾破壞經濟發展環境的黨政乾部實施了追究問責;充分發揮電子監察系統作用,共監察要素市場交易和審批項目11611項,調查處理違規問題289個。加大對反腐倡廉建設中群眾反映強烈突出問題的治理力度,深化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和『小金庫』專項治理,開展了慶典研討會論壇過多過濫問題專項治理和公務用車問題專項治理。
去年,我省在省直部門全面開展行政績效管理與評估試點工作,面向社會開展了省直部門績效滿意度問卷測評,梳理出意見和建議960條,並對省直48個部門行政績效情況進行量化考核。
『糾風護民工程』,進一步維護了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權益
2011年,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會同有關部門認真開展惠農資金、農機補貼、征地補償款發放和違法違規拆遷、保障性住房分配、群眾『看病貴』、中小學亂收費、食品藥品安全、城鄉低保金發放、公路執法等10個方面涉及民生問題的專項治理,全省共糾正制售假冒偽劣農資坑農害農問題9683個,整改違規資金3.6億元,減輕企業負擔9.8億元。
切實加大損害群眾利益案件查辦力度,查處教育亂收費問題423個,查處損害農民土地權益和違法拆遷案件5711件;切實加強政風行風建設,深入開展『關注民生、服務發展』群眾滿意單位評議和創建群眾滿意醫院、學校、基層站所和窗口單位活動,各級參評部門共出臺優惠政策和服務措施20403條,為企業和群眾辦實事65130件;不斷拓展和延伸維護群眾利益的工作平臺,通過『行風熱線』受理和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4395件;充分發揮政風行風監測點和監督員作用,共辦理監督員情況反映356件;認真落實糾風工作責任制和各項制度,不斷完善防治不正之風的長效機制。
『懲治腐敗工程』,進一步加大了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和遏制腐敗滋生的力度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把查辦案件作為推進反腐倡廉建設、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始終保持了懲治腐敗的強勁勢頭。
2011年,全省共受理信訪舉報24141件(次),查辦違紀違法案件3710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4055人,其中縣(處)級以上乾部206人。查辦商業賄賂案件157件,涉案金額2743.5萬元。通過查辦案件,為國家和集體挽回經濟損失9899.2萬元。完善紀檢監察信訪信息管理系統,實施了信訪『百日專項治理』,對143起重點信訪案件進行了督辦。嚴格執行各項規范辦案制度,推進辦案人員執證上崗,加強辦案業務、辦案安全培訓和辦案場所規范化建設,嚴格對辦案程序、辦案措施使用的監督檢查,依紀依法、安全文明辦案得到加強。推廣使用紀檢監察機關案件審理應用系統軟件,規范了案件審理工作。認真開展申訴復查工作,切實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全面實行典型案件『一案雙報告』制度,堅持以案促教促管促建,充分發揮查辦案件的警示作用和治本功能。
『促廉從政工程』,進一步強化了對黨員乾部的教育管理和監督約束
堅持教育、管理、監督三位一體,切實加強對黨員乾部的廉政教育和從政約束,是去年我省紀檢監察機關重點開展的一項工作。
全省深入開展分層分崗、示范警示和崗位廉政教育,表彰樹立了一批黨風廉政建設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和廉潔從政標兵。繼續在省管乾部中開展了『每季一案』警示教育活動,研發應用了全省黨員乾部積分制廉政教育網絡系統,積極構建廉政教育長效機制。紮實推進廉政文化建設,深入實施廉政文化『創新工程』和『精品工程』,命名了一批廉政教育基地和廉政文化建設示范點及『全省廉政文化建設帶頭人』。
省紀委對省管領導乾部進行集體廉政談話,印發《廉政提示書》;深入治理領導乾部違反規定收送禮金、有價證券和收受乾股以及以賭博和交易等形式收受財物、利用婚喪嫁娶事宜收斂錢財等突出問題。認真落實《黨內監督條例》,在全省鄉(鎮)開展了『雙職雙評促雙廉』工作,向市(地)和省直部門的黨政主要領導印發了《反腐倡廉建設崗位責任書》。省委巡視組對28個縣(市)開展了集中巡視,對全省執行換屆紀律情況進行了全面督查,對煤礦等重點企業安全生產情況開展了巡視監督。對學習貫徹《廉政准則》實行了專題推進和常態化管理,對全省貫徹落實《廉政准則》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
『源頭治理工程』,進一步深化了規范權力運行制度建設和重點領域廉政風險防控及改革
2011年,紀檢監察機關注重發揮制度機制和各項改革的防腐功效,協調配合有關部門深化行政管理體制、乾部人事制度、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財稅管理體制、投資體制、金融體制及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
進一步精簡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全省已取消和合並減少行政審批(許可)事項513項,審批時限壓縮41%。全面開展反腐倡廉『制度執行年』活動,強化對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共檢查省直部門行權項目194個,組織測試700餘人;探索建立提高制度執行力長效機制,公開通報處理了一批違反制度的典型案件。深化廉政風險預警、廉政保證金、監控資金運行、廉潔指數測評等試點工作。電子政務監察平臺二期工程涉及的32項業務審批與監察預警分析軟件系統投入使用。加快省綜合評標專家庫建設,啟用了黑龍江省招投標網,推進產權交易、政府采購、工程建設、經營性土地出讓網上招投標工作。
去年,全省林業、煤炭等重點領域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共排查出廉政風險點442990個,制定風險防控措施475483個。
『基層建設工程』,進一步拓展了反腐倡廉建設領域和內容
2011年,紀檢監察機關加大了黨務、政務、村務、廠務和公共企事業單位辦事公開力度,制定了全省黨的基層組織實行黨務公開的《實施意見》,全省112722個基層黨組織全部實行了黨務公開,村務公開規范化率達到90%以上,創建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單位360個。
圍繞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和維護農民利益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全省派駐中心鄉(鎮)紀檢工作室參與鄉村重大決策會議8000多次,參與監督新農村建設項目8298項;加強了鄉、村、屯三級農村便民服務建設,通過實行農村『三資』委托代理服務,減少農村不合理支出4624萬元,防止農村集體資產流失6280萬元;在全省農村基層黨員乾部中開展了政策落實、科技致富、矛盾化解、幫貧解困『四進農家』活動,解決實際問題13.8萬個。圍繞促進企業領導人員廉潔從業加強國有企業黨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健全國有企業『三重一大』決策制度,查處違反廉潔從業規定國有企業領導人員132名。圍繞完善權力運行制度體系加強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出臺了《關於在省屬高校開展規范權力運行制度建設的實施意見》,開展了高校黨務公開試點工作。圍繞強化服務、管理和監督加強社區黨風廉政建設,積極構建社區紀檢組織網絡,在3050個城市社區建立了紀檢組織,配備了紀檢員。並積極在農村村屯、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探索建立紀檢組織,不斷擴大反腐倡廉建設的覆蓋面。
『能力建設工程』,進一步加強了紀檢監察領導班子和乾部隊伍建設
以忠誠可靠、服務人民、秉公執紀為目標,各級紀檢監察機關2011年堅持深入開展『雙創一爭』主題實踐活動與『創業創新創優』活動有機結合,切實加強了學習型黨組織和學習型紀檢監察機關建設,加強了紀檢監察機關領導班子和乾部隊伍建設。
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市縣鄉紀委領導班子換屆工作,為全面履行紀檢監察職能提供了組織保證;完善乾部公開選拔競爭上崗機制,加大乾部輪崗、掛職、交流和教育培訓力度,組織紀檢監察乾部參加各種教育培訓6325人(次)。健全內部監督管理機制,縣以上紀檢監察機關普遍建立了內部監督機構。切實加強縣級紀檢監察機關建設,充分發揮派駐中心鄉(鎮)紀檢工作室作用,積極探索市(地)、縣(市、區)直屬單位紀檢監察機構改革。紀檢監察派駐機構統一管理進一步深化,監督職能得到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