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2012-01-18 09:49:4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2012年1月11日在黑龍江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上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張述元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11年主要工作

  2011年,在省委正確領導和省人大及其常委會有力監督下,省法院認真落實省人大十一屆六次會議決議,帶領全省法院堅持“三個至上”指導思想和“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工作主題,圍繞我省“十二五”規劃戰略部署,深入推進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三項重點工作,紮實開展創先爭優和主題教育實踐兩項活動,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加強審判監督管理,各項工作取得新的進展。共受理各類案件267377件,審、執結268881件(含上年舊存),結案標的額213億元;上訴案件12567件,同比減少5.2%;申訴、申請再審案件9936件,同比減少12.8%,審判質效進一步提昇。

  一、更加注重能動司法,服務保障經濟發展。正確把握司法導向,及時跟進服務措施,為“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建設戰略實施提供司法保障。及時制定指導意見。省法院密切關注我省經濟發展進程,深入研判相關案件規律特點,及時制定優化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環境、防范化解企業風險、保障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促進對外經貿合作等司法指導意見。主動開展司法服務。省法院組織各級法院繼續開展“訪企業、提建議、促發展”司法服務年活動。配合省綜治委建立綜合化解拆遷類矛盾工作格局,指導各級法院將大量拆遷類矛盾糾紛化解在訴訟和拆遷之前,保障我省大項目、產業園區和保障房建設順利進行。妥善辦理相關案件。全省法院共審結在經濟建設中發生的各類矛盾糾紛案件68139件,結案標的額91.2億元,依法調整經濟關系,規范經濟行為,保障科技創新,促進現代企業制度建立。

  二、更加注重和諧司法,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各級法院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全力促進平安龍江、和諧龍江、法治龍江、誠信龍江建設。努力維護社會穩定。認真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依法嚴懲各類嚴重刑事犯罪,依法從寬處理社會危害性較輕和具有從輕情節的犯罪,積極參與“打黑除惡”、處置非法集資、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嚴懲危害食品安全、懲治安全生產領域犯罪等專項行動,共審結一審刑事案件22308件,判處生效有罪人犯29407人。努力促進社會和諧。堅持“調解優先”,推動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位一體”的大調解體系建設,推進訴訟調解與非訴訟調解的有機銜接,使大量的矛盾糾紛通過訴訟調解或訴訟外途徑化解。全省法院以調解、撤訴方式結案91520件,其中民商事一審案件調解撤訴率為81.9%。努力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審結與社會管理密切相關的行政案件和國家賠償案件1537件,促進行政機關、賠償義務機關提高執法質量和社會管理水平;審結民事案件59130件,維護公序良俗;依法辦理減刑、假釋案件17294件,促進服刑人員改過自新;積極參與社區矯正試點,促進矯正對象回歸社會。

  三、更加注重為民司法,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和訴訟尊嚴。不斷強化宗旨意識,努力解決訴訟中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廣泛開展大接訪、大走訪、大下訪、案後回訪,群眾評議法院、評議法官和問題整改的“四訪兩評一改”活動和群眾觀點大討論,教育引導廣大乾警認清“為誰掌權、為誰司法、為誰服務”這一根本問題。依法維護群眾權益。審結勞動就業、社會保障、醫療、教育、住房、消費等領域的糾紛案件20317件,維護群眾切身利益。下發《關於切實保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通知》,積極參與“落實政策、維護權益、關愛農民工”系列活動,審結涉農案件4511件,保護農民合法權益。為殘疾人、未成年人等指定援助律師885人次,為確有困難的當事人減緩免收訴訟費1061.5萬元,解決司法救助資金1218.6萬元,彰顯社會主義司法的人文關懷。努力方便群眾訴訟。省法院先後制定了《立案便民工作指導意見》和《司法便民30條措施》,指導全省法院加強立案信訪窗口建設,讓訴訟群眾感受到訴訟尊嚴和人性關懷。一些法院創新推出“定時定點”、“車載法庭”、“固定審判站”等巡回審判方式,方便群眾訴訟。依法簡化訴訟程序,積極開展小額速裁改革試點,減輕群眾訴訟負擔。積極解決群眾訴訟難題。對民事申訴和申請再審案件,省市兩級法院組織專門辦案組,到原審法院閱卷復查,到當事人居住地開庭聽證,解決當事人往返奔波的實際困難。繼續加大清理執行積案力度,開展反規避執行專項行動和“無執行積案先進法院”創建活動,共執結各類案件43019件,有73個法院實現執行“零積案”。集中開展訴訟積案和涉訴信訪積案清理活動,清理積案1710件,結案率達79.1%。

  四、更加注重改革創新,提昇審判監督管理水平。深入推進實施《人民法院第三個五年改革綱要》,進一步創新審判監督管理制度機制,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新期待。全面試行量刑規范化改革。認真貫徹落實最高法院的總體部署,對15類案件全面試行量刑規范化改革,規范法官自由裁量權,量刑過程更加公開透明,量刑結果更加公正均衡。全面落實司法公開和司法民主。把訴訟中依法可以公開的內容、程序和方法全部予以公開,讓當事人知情、明白,以看得見的方式感受司法公正。進一步拓展人民陪審員的選任范圍,全省基層法院人民陪審員參與審理案件12352件,同比增加23.1%,有效發揮了人民群眾參與司法、監督司法的重要作用。全面加強審判監督管理。加大審判長、院庭長、合議庭、審委會對審判權運行的監管力度;加大案件質效評估和績效考評工作的力度,獎懲分明,提昇辦案質量;加大案件評查力度,開展“萬件案件大評查”活動,集中評查案件12886件,評查出的問題得到糾正。

  五、更加注重自身建設,增強隊伍整體素質。以“發揚傳統、堅定信念、執法為民”主題教育實踐和創先爭優兩項活動為主要載體,全面加強隊伍建設。加強法院黨的建設。與省委組織部聯合制發《關於加強和改進全省法院系統黨建工作的指導意見》,構建法院黨建工作新格局,落實“抓黨建帶隊建促審判”總體工作思路,全省法院有5個集體、4名個人被評為全國法院黨建工作先進。加強思想文化建設。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省委十屆十八次全會精神,開展形式多樣的法院文化建設,營造濃厚的法院文化氛圍,推進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加強業務能力建設。開展大規模業務培訓,省法院共培訓預備法官、新招錄人員、高級法官、執行法官2200餘人。在全省法院開展為期半年的司法警察崗位大練兵活動,集中進行考核演練、比武競賽,收到了練本領、樹形象的良好效果。加強廉政建設。繼續深化以“零違紀”為目標的法官廉政建設工程,探索建立“內部監督無縫隙、外部監督全覆蓋”的監督體系,強化對風險崗位、風險環節、風險人員的風險防控。集中開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動,嚴格要求,增強教育效果。加大查處力度,嚴肅查處違紀違法人員25人,進一步純潔了法官隊伍。加強典型選樹。評選優秀法院、優秀法庭、優秀法官和百名辦案標兵、百名調解能手,組織優秀法官事跡報告團在全省法院巡回講演,掀起創先爭優新高潮。哈爾濱市中級法院受到中央政法委“七一”表彰,全省法院有3個法院、3名個人分別榮獲“全國模范法院”、“全國模范法官”稱號。

  六、更加注重基層建設,強化司法保障。堅持“面向基層、服務基層、建設基層”方針,強化基層司法保障,夯實全省法院根基。強化隊伍保障。通過公開招考,為基層法院增補乾警1338人。按照換屆要求和《法官法》規定,市、縣(區)兩級法院院長換屆工作基本結束,一批年富力強的優秀乾部走上各級法院領導崗位。強化財裝保障。管好用好中央司法改革轉移支付資金,全省基層法院辦案經費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適應偏遠地區群眾訴訟需要,恢復重建人民法庭80個。列入“十一五”投資計劃的307個人民法庭全部完成建設任務。強化科技保障。省法院與各中級法院全部實現視頻會議和刑事審判遠程提訊;部分中院與所轄基層法院能夠遠程專網視頻開庭和提審。開通《黑龍江法院網》門戶網站,打造法制宣傳新陣地和司法公開新平臺。

  七、更加注重監督聯絡工作,實現接受人大政協監督經常化、制度化。把接受人大政協監督、加強與代表委員聯絡,作為堅持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堅持群眾路線、推動司法民主、改進司法作風的常態性工作,形成制度,常抓不懈。建立定向結對聯絡服務制度。省法院院領導和各部門負責人、全省中級和基層法院院領導作為聯絡人,按區域分別與代表委員進行“一對一”的定向結對聯絡,代表省法院及時通報工作情況,征求意見建議,辦理相關事項。認真辦理交辦和關注案件。把各級人大、政協機關交辦案件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注案件,納入督辦,建立臺帳,專人負責,限時辦結,及時反饋辦案進程。堅持經常性溝通聯絡。定期編發《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絡專刊》,搭建法院和代表委員互動平臺。在互聯網開通《民意溝通信箱》,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呼聲。重大會議、重要活動、重大案件庭審都邀請代表、委員參加或旁聽。積極辦理建議和提案。堅持對每年“兩會”審議法院工作報告所提意見和建議,代表委員提出的專項意見、建議和提案,認真研究落實措施,及時反饋辦理結果。

  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後的新形勢,全省法院在很多方面還不完全適應,與黨和人民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有的法官大局觀念不強,處理不好辦案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關系;有的法官群眾觀念淡薄,司法作風不好,辦案質量效率不高,群眾意見較大;個別法官司法不廉甚至貪贓枉法,嚴重損害了群眾利益、法院形象和司法公信。基層法院案多人少、人纔流失的問題還比較突出,等等。對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2012年工作意見

  2012年全省法院的主要任務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和全國全省政法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省委戰略部署,牢固樹立政法核心價值觀,堅持“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工作主題,全力抓好執法辦案第一要務,深入推進三項重點工作,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求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司法保障。重點做到五個“深入推進”:

  一是深入推進執法辦案。正確執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增強打擊犯罪的綜合效果,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完善司法政策,提高服務水平,全力保障經濟發展;妥善處理涉民生案件,落實簡便快捷訴訟措施,加大司法救助力度,解決群眾訴訟困難,全力踐行為民宗旨;堅持“調解優先”,推進大調解體系建設,全力化解社會矛盾;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創新,全力促進社會和諧。

  二是深入推進政法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和隊伍建設。以“忠誠、為民、公正、廉潔”政法核心價值觀為統領,加強思想建設,進一步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加強廉政建設,圍繞司法權運行的關鍵崗位、關鍵環節、關鍵節點加大風險防控力度,把各項廉政要求落到實處;加強司法能力建設,開展全員崗位業務大培訓,著重增強司法能力、群眾工作能力和矛盾化解能力;加強法院黨的建設,增強隊伍凝聚力、戰斗力。

  三是深入推進司法改革。深化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司法保障機制、量刑規范化、小額速裁、簡易程序改革,健全符合審判規律的制度機制;深化司法公開改革,推進司法民主,強化法院內外部監督;深化法院管理,開展“審判管理深化年活動”,指導各級法院進一步細化管理制度,堵塞管理漏洞,提高管理水平。

  四是深入推進文化建設。著力保障文化改革和發展,妥善審理涉文化領域案件。著力弘揚法治文化,延伸審判的法制宣傳職能,倡導理性訴訟文化,促進全社會法治意識增強。著力打造法院文化,增強法院文化軟實力。著力加強司法公信建設,以公正促公信、以公開促公信、以便民促公信、以監督制約促公信,樹立和維護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

  五是深入推進基層基礎建設。在建設目標上力求高標准,辦案力爭案結事了,隊伍確保不出問題,管理做到精細到位,裝備瞄准現代科技。在建設重點上力求保需要,落實便民措施,適應人民群眾需要;加強人民法庭建設,適應基層審判需要。在建設措施上力求見實效,加大監督指導力度,在人財物上加大對基層的傾斜和支持。

  各位代表,一切為了人民是黨對人民司法工作的根本要求。新的一年裡,我們有決心在省委領導、人大監督和社會各方面支持下,不辜負廣大人民群眾的期望,更好肩負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建設者和捍衛者的神聖使命,以更大的作為、更好的業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