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19日訊 北國的冬天,千裡冰封,寒氣襲人。農業大市綏化,卻處處呈現一派熱鬧的繁忙景象,為加快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該市於2011年末啟動了冬季招商引資上項目系列活動,從業務培訓到項目洽談,為產業項目建設實施全過程進行『全副武裝』。一系列活動的紮實開展,讓這個寒冷的冬天充滿了濃濃的春意……
『學習培訓之冬』活動,武裝黨員乾部頭腦
『綏化的粳稻是優勢資源,稻農和龍頭企業的合作其實也是一種博弈,在農企利益協調機制的建設上,政府不能缺位,要把富民產業落到實處,同時要解決農產品流通環節混亂、一些黑心商家趁機謀取不正當暴利問題……』1月10日,在綏化全市開展的『學習培訓之冬』活動的現代大農業的講堂上,來自各涉農部門的官員和部分農民正在聆聽市農委請來的農業專家的講課。
去年11月20日,該市啟動了為期五個月的『學習培訓之冬』活動。活動以關於發展異地經濟、園區經濟、都市圈經濟、鄉(鎮)村經濟、城市經濟和現代化大農業的有關決策部署為重點內容,通過大規模集中培訓,提高當地乾部群眾政策理論水平和服務市場經濟能力,深入學習理解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思路、新戰略、新機制,解放思想,大膽實踐,為加速實現市委確定的中心崛起、富民強市的目標,提供人纔支持和智力保障。
該市采取現場授課、實地指導和遠程教育網絡直播等形式,分期分批邀請農業專家和經濟學專家,組織開展了招商引資政策、綏化地緣優勢和資源優勢、項目洽談相關業務和現代化大農業相關知識的培訓,力圖使當地的優質農牧業資源吸引越來越多的客商投資農產品加工項目。市工信委等部門制定了產業項目建設知識讀本,用作『學習培訓之冬』的教材。海倫邀請了省發改委產業協調處處長欒志成做了專題輔導,講解了國家產業投資政策和走向,分析了當地項目建設的優勢和潛力,指出了成功招商的重點和關鍵;蘭西以『改造世界觀、學習新經濟、引進大項目、促進大發展』為主題培訓,形成了全縣『大學習、大招商、大上快上項目』的活動熱潮。
截至目前,當地已組織各種規模的集中培訓和講座100多場次,累計培訓100多萬人次。
『產業項目招商與准備之冬』活動,促項目落地
作為傳統農業區,工業經濟、城市經濟和經濟實力薄弱是綏化的基本市情。去年初,綏化市委把工業經濟確定為立市戰略,提出並實施了異地經濟、園區經濟、都市圈經濟、鄉鎮村經濟、城市型城市群經濟等重要的經濟戰略思路,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這一年,當地開工建設的產業項目中,投資3000萬元以上368個、億元以上203個,總投資800億元,完成投資243億元,分別佔過去五年總數的39%、56%、68%和34%,項目總量和投資規模均創歷史新高。產業項目和園區建設有力拉動了工業經濟增長,為綏化經濟社會快速可持續發展積蓄了後勁。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34億元,同比增長36.1%,利稅53億元,同比增長32%。
今年,綏化確定了加快建設全省一流的工業經濟和產業園區、一流的現代化大農業、一流的城市型經濟和中等規模城市群、一流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一流的民生和社會事業,強力推進園區經濟、都市圈經濟、異地經濟、鄉鎮村經濟、城市型城市群經濟的五大發展戰略和經濟社會大發展大跨越、民生水平大改善大提昇、各項工作大提檔大晉位,加快實現中心崛起、富民強市的戰略目標。為了如期實現這一目標,綏化市制定了『時間表『和『路線圖』:今年一月初、三月初舉行兩次全市項目簽約儀式暨新聞發布會,五月、七月和十月初將分別舉行三批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十一月初集中對全市全年項目建設情況檢查驗收。為給今年大規模產業項目建設奠定堅實基礎,去年11月20日啟動了為期五個月的『項目招商與准備之冬』活動,強力推進產業招商和園區招商。活動中,各地各部門采取全民招商、聯大靠強招商、圍繞主導產業招商、提高產業層次招商、效益最大化招商、節約資源招商、優勢資源共享招商等方式,提高招商引資的質量和效率。
經濟開發區提檔昇級,大項目引進取得突破
綏化經濟開發區借助打造提昇為國家級開發區的契機,在引進更多、更大、更好的產業項目上實現了新突破。
他們瞄准國際國內500強知名企業、上市公司、行業龍頭,圍繞開發區業已形成的食品醫藥、新型材料、機械電子、商貿物流等五大產業,著力引進了一批科技支橕型、資源節約型、低碳環保型、稅收效益型、就業拉動型的上下游關聯項目。截至目前,這個區已談成了23個項目,總投資額近70億元。其中,遠景集團低碳產業園項目,總投資20億元。綏棱縣派出8支招商小分隊,打『資源牌』,取得了7天引資30個億的驕人戰績;海倫市派出專人到大連、營口等地的投資商總部回訪,征求意見,達成了追加投資的意向。去年,全省綠色食品大園區確定在肇東建設,當地啟動實施了『招商之冬·綠潮湧動』活動,在綠色食品產業主要省份建立了招商『根據地』,打響招商引資攻堅戰。北林區和安達市注重加強同經濟發達地區的聯系與合作,先後成為廣東省順德市和江蘇省江陰市的產業項目擴張轉移承載基地。望奎和蘭西重點實施『鄉情、親情招商』,建立了與家鄉籍在外成功人士的聯系制度,調動起他們為家鄉發展建設做貢獻的積極性。青岡和明水縣地處哈、大、齊經濟輻射疊加地帶,他們利用境內鹽鹼地面積大、用地成本低的優勢,發展異地經濟,吸引了大批產業項目來此落地。素有『中國綠色食品之鄉』的慶安縣依托優質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優勢吸引了眾多國內外知名企業前來投資農產品加工項目。
1月16日,綏化市舉行了『產業項目招商與准備之冬』項目簽約新聞發布會,該活動開展近兩個月來,當地共引進產業項目361個,項目簽約金額達1332.2億元,其中,投資億元以上項目226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94個,鄉鎮村引進項目130個,簽約金額464.4億元。另外,該市目前還儲備了173個產業項目,這些項目將於今年3月份簽約,簽約金額預計超過414.8億元。
2011年亮點回眸
市域經濟總量不斷擴張
主要經濟指標大幅增長
2011年預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80億元,增長15%;全口徑財政收入98億元,增長32%;一般預算收入42億元,增長47%,其中市本級全口徑財政收入22億元、一般預算收入6億元,分別增長20%和62%;預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719元,同比分別增長17%和20.8%。
現代化大農業全面推開
新農村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糧食總量8年連續增長,總產達305.8億斤,純增36.7億斤;著力打造千公裡科技示范帶,落實標准化示范點188個,完成大壟整地76萬畝;新組建規范的農民專業合作社404家,旱田規模經營面積496萬畝,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128家。
投入農機化建設資金10億多元,新組建千萬元以上農機合作社56個,新增大型農機具1499臺(套);十個縣(市、區)全部被列為全國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重點縣。
在新農村建設上,總結推廣了村集體自主開發、宅基地整村置換、政府主導市場開發、舊村統一改造、骨乾產業帶動『五種模式』;全市村鎮建設總投資達47.6億元,30個重點小城鎮建設全面鋪開,完成了27個新農村示范村整村建設,入住農戶6169戶,撤並自然屯46個。投資3.7億元,新修農村公路1017公裡。
優化提昇現代服務業
商貿經濟活力顯著增強
總投資48億元,開工建設79個現代服務業項目。預計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4億元,同比增長17.5%;進出口貿易額1.32億美元,同比增長26.87%;實際利用外資1.3億美元,同比增長20%;新增銀行業支行機構9家、小額貸款公司16家,機構覆蓋率全省第一,公司開業率全省第三。物流業規模擴大、納稅能力增強,旅游收入不斷上昇。
建城、管城、興城統籌推進
城鎮化建設實現重大轉變
立足建設中等規模城市群,發展城市型經濟,大力完善提高城市功能。全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入15.6億元。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17萬平方米、排水管網139公裡;新增公園綠地237公頃;新增集中供熱563萬平方米。爭取國家和省道路交通和危橋改造資金10億元,改善了城市和城際之間的路網條件。
市本級和9個市縣都啟動了中等規模城市規劃,海倫、蘭西、青岡、安達、肇東、望奎等地啟動了新城區建設。全市城市新增建設用地640公頃,房地產開發1009萬平方米。全市開工建設保障房44503套,改造泥草房5.2萬戶。各地都加強了城市管理,管理效能明顯提高。
富民惠民成果不斷擴大
民生和社會事業進入嶄新層次
全市財政投入社會保障就業和醫療衛生資金31.3億元。城鎮新增就業6.5萬人。新增企業養老保險人數1.97萬人,為17.7萬企業離退休人員發放養老金23億元。
138萬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農林牧漁四場1.94萬職工納入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順利完成了三年醫改階段性目標任務。全市9萬多名地方關破企業退休人員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低保人數達51.69萬人,實現了應保盡保。農村五保對象集中供養率達到了60%。
市本級第一醫院、婦幼保健院晉昇三級甲等醫院。在市本級建成了該市第一座全省一流的兒童福利院,全市1459名孤殘兒童的養育、康復、教育、醫療得到有力保障。投入21.5億元,超額完成校安工程、公辦幼兒園和標准化學校建設。提高了市本級職工住房公積金等五項標准,年增資近7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