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鶴城龍年伊始車輛排長龍加氣
2012-01-31 09:08:13 來源:東北網-齊齊哈爾日報  作者:於恩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齊齊哈爾1月31日訊 4排車輛同時推進,12輛車同時加氣,等待的車輛在龍沙路排起長龍……這個春節長假,出租車司機劉勇幾乎每天都要經歷兩三次這樣的場景。

  如今,液化氣、天然氣等雙燃料汽車在鶴城正大行其道,尤其在營運行業,憑借低排放、低成本實現了雙贏。然而,從春節前開始,雙燃料車輛卻在加氣環節險遭卡殼。

  環保先鋒加氣卻遇難題

  鶴城天藍水清,要歸功於環保的鐵腕整治。多年來,我市在治理汽車尾氣上下了許多功夫,嘗試推廣了乙醇汽油、液化氣汽車、天然氣汽車等多種方式。

  從2009年起,我市第一條采用天然氣和汽油雙燃料的15路公交車上線運行。天然氣的使用緩解了燃油價格居高不下、尾氣污染等突出問題。沿著這條發展軌跡,我市許多營運車輛開始進行雙燃料改造和使用,繼液化氣之後,天然氣成為公交車、出租車的新寵。

  我市相關部門對於雙燃料車輛的發展,也給出了積極評價:“發展燃氣汽車產業,能夠有效改善環境質量,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借此東風,到去年末,我市雙燃料營運汽車總數量已經超過400臺,且仍在不斷增加。

  春節前開始,本來就脾氣暴躁的出租車司機劉勇,又開始時常發火。“加一次氣要等將近1個小時,誰不著急!”劉勇和同行都表示,過去加氣最多需要20多分鍾,已經不短了,但和現在相比,簡直小巫見大巫。“全市就這個氣站在市中心,方便了卻不省時。”劉勇把車停在龍沙路天玉加氣站路邊,又開始和同行一塊兒抱怨。

  氣站長龍緣起車多站少

  為何加氣變得這樣難?一位交通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市從2011年開始,有6條公交線路更換了多達120臺燃氣汽車。此外,春節前又有500多臺新上路的出租車全部采用了天然氣作為燃料。車輛總數翻了一翻,而加氣站卻因種種原因,不增反降,這是造成加氣難、排長隊的主要原因。

  記者在市供熱燃氣管理處也得到同樣的答案。據該處燃氣科科長趙岩介紹,我市北三區目前具有充裝天然氣能力的汽車加氣站只有兩座,分別是龍沙路的天玉加氣站和南苑開發區內卜奎南大街上的藍天加氣站。按照最初的設計能力,兩座天然氣加氣站已經不能滿足現有出租車、公交車等車輛的需要。像春節這樣的用車高峰時期,加氣站甚至要24小時營業,滿負荷運行,但仍需排隊加氣。

  另據了解,我市在新江路、南苑開發區、大民附近早已批建了幾座加氣子站,但由於設備故障需要維修等多方面原因,這些加氣站已經先後停止加氣。

  焦急的不僅僅是營運車主和站在路邊等車的乘客,還有行業的管理者們。“加氣緊張、設備長期高負荷運轉,對安全來說可不是好事!”接受記者采訪時,市供熱燃氣管理處燃氣科科長趙岩和天玉加氣站經理王鵬飛都表示出同樣的擔懮。

  天玉加氣站經理王鵬飛告訴記者,加氣站內的壓縮機、變壓器都要定期檢修,機油等需要定期更換,這些都需要時間。昨天,加氣站貼出通知,變壓器等設備需要保養1小時,以保證其運行。看到這則通知的許多司機都抱怨,多等1個小時要少拉多少乘客呀?但是,經營者和管理者清醒地認識到:再連續多運行1個小時,要增大故障風險!

  多建氣站今年甩掉長龍

  記者了解到,雙燃料汽車加滿天然氣,行駛裡程僅有170多公裡,無法和汽柴油車輛相比。對於全天在路上奔跑的營運車輛,每天至少也要加兩次氣,而且加氣時間相對固定在早晨和下午的上下班高峰時段。如果加氣要排長隊,無疑影響其收入又造成路段擁堵。

  如果氣站多,能夠相互補充,加氣難自然就會緩解。許多出租車司機都提出了這樣的期待。市供熱燃氣管理處也多次向有關部門匯報,建議按照城市燃氣專項規劃,加快我市汽車加氣站建設,同時采取措施,使現有的燃氣加氣站盡快投入使用。

  記者獲悉,我市制定的中心城區燃氣專項規劃中,要求2011至2015年建設CNG汽車加氣站5座,2016至2020年建設CNG汽車加氣站6座。而目前,這些規劃實施仍受到各種因素制約,進展緩慢。

  昨天下午,記者從齊齊哈爾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了解到,昆侖燃氣正在我市城區規劃建設、整合部分天然氣加氣子站。其中,大民、新江路、永安、富拉爾基區等地段的加氣站有望盡快恢復,聯通大道加氣站將在今年3月開始建設,爭取今年內投入使用。昆侖燃氣總計6座加氣站將陸續開建或恢復使用,這也將逐步緩解我市燃氣汽車的加氣難現狀。

  到時,龍年的排隊加氣長龍,也將隨之告別鶴城。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