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31日訊 日前,記者赴松花江南岸的依蘭縣采訪,提起百姓生活的新變化新氣象,縣文明辦主任趙勛快人快語道:還是到新建成的迎蘭朝鮮族鄉中原村麗水蘭亭新區看看吧,那裡整村搬遷建起了11棟新樓房,是全省唯一新建成的朝鮮族聚居新區!
『麗水蘭亭』,多富有詩情的字眼。記者一行趕赴迎蘭朝鮮族鄉,從鄉駐地向北走300米就到了中原村麗水蘭亭小區,五六排天藍色牆體的新樓房映入眼簾。這裡緊臨哈肇公路,交通方便,是通往丹清河森林公園和巴蘭河漂流景區的必經之路。
步入小區,11棟新樓房清新亮麗,寬敞的陽臺明亮潔淨,一層都是安好門窗的車庫和門市房。趕來的村支書金在神邊領記者參觀邊介紹說,這裡曾是吳家屯,原來住房大多是土房。朝鮮族村民有傳統的聚居習俗,村民們一直都盼著住新樓,去年縣鄉統一規劃5月11日動工建麗水蘭亭小區,把整個屯拆遷,不到半年就建成了。現在,全村268戶村民聚居到這個現代化新區居住,使這些農民一躍變成了市民。他買的是94平方米的2室1廳,每平方米個人出1200元,國家泥草房改造還有補貼呢。隨他來到10號樓201室,90平方米2室1廳居室內堆滿了水泥、沙子、瓷磚,村民李相旭家正在熱火朝天裝修新房。他妻子在韓國打工,每年收入不菲,家裡還有4?水田,他高興地說,以前住平房燒火取暖都挺累的,現在住上樓房平常生活可方便多了。
來到一樓一處三間通開的門市房內,滿屋子堆滿了裝飾材料,裝修工們正忙個不停,29歲的朝鮮族小伙兒宋德彬邊擦汗邊滿臉笑容地向記者介紹起來:這三間門市一間是80多平方米,另兩間是65平方米。他說:『我開了5年多朝鮮風味飯店了,以前那個店就是個百十來米的土房,挺不起眼的。我們這裡是江北漂流旅游區,夏天旅游可火了,旺季時掙個10來萬元很輕松。差就差的是交通問題,夏天旅游過江擺渡費用高,影響了生意,而旅游旺季就那麼兩個月。這下可好了,縣裡准備建大橋,我得趕緊把風味飯店做大點,橋通了生意就更火了。』
迎蘭鄉李穎書記領記者來到窗臺向外指點說,我們麗水蘭亭新區是具有民族建築特色的小區,按照宜游、宜居、宜業的高標准要求建設,以韓式、別墅式、花園式建築為特點,每棟樓錯落有致,點式分布。你看那樓頂就是韓式的美人牆設計,很有民族風情。小區內各功能分區規劃合理實用,為村民生產生活一步邁入到城市化標准提供了基礎保障。
她說,全鄉有3個朝鮮族村,中原村是省級第一批新農村建設試點村,也是哈爾濱市去年確定的20個重點示范村之一。按照省和哈爾濱市『撤並自然屯、建設中心村、發展小城鎮』和泥草房改造整村推進要求,深入村屯,3次入戶調查,共拆除住宅4000平方米,並按照磚房1:1和草房1:0.8的比例實行樓房置換,對於超出的需求面積按照村民優惠價優先購買。同時實行對本村其他村民每平方米1200元的成本優惠價銷售,其餘附屬設施部分,爭得國家補貼及村級提供。高標准建成的新區對我鄉朝鮮族村民受益很大,一下子就跨越了磚房,滿足了朝鮮族群眾搬遷聚居新區的熱情願望。這裡的村民大多在韓國打工,村裡470公頃土地集中交給集體代管,新區的建成為留守的老人婦女兒童改善了居住環境,提高了生活的幸福指數。新區的二期工程計劃於今年初啟動,當年完成,將和平、農豐兩村5個自然屯的朝鮮族村民全部入住,建成後可容納約800戶,人口3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