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供暖期過半仍有人挨凍 是誰讓你的屋子熱不起來
2012-01-31 10:21:23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楊雪峰 周綱 張鳴霄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31日訊 由於去年夏季哈市實施管網改造、分戶供暖等一系列措施,加上今冬哈市降雪少、氣溫相對較高等客觀因素,全市供暖投訴比例相比去年有所下降,但仍有不少市民飽受挨凍之苦。

  記者從12345市長熱線值班室、12319城管投訴熱線供熱值班室了解到,截至1月底,哈市共受理供熱投訴3.5萬件,供熱問題再一次成為這個冬季老百姓最關注的焦點。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一部分市民的屋子一直熱不起來?

  集中供熱,受制於熱源單位

  目前,哈市大部分居民區已納入集中供熱並網改造范圍,像華能供熱集團這樣的大型熱源單位,負責為哈爾濱近20萬戶居民供熱。

  據12345市長熱線工作人員介紹,由於集中供熱負責區域廣、面積大,供熱范圍內一般都包含多個小區。而各小區情況不同,新舊樓體往往混雜在一片供熱區域內。不同年代建造的樓體內,供熱管線的情況非常復雜,供熱質量只能在供熱期間進行有限的調試,不同樓體供熱管線承壓能力的不同,以及管線測試精度的差異,最終導致集中供熱的熱源單位,一旦發生熱源溫度計壓力不足、管線故障等事故,就會有近萬戶的居民受到影響,直接導致大面積熱用戶受害。

  拖欠熱費,改造管線不開門

  在我市,分戶改造、管線改造等施工中,大多改造施工工程本應在非供熱期內完成,可由於種種原因,像勘察、摸排、征集民意、籌備材料、設計施工等工作,一直被拖延至供熱期開始之後,有的小區甚至無法進行改造施工,屋子熱不起來,也就不足為奇了。

  道裡區東風街81號,是華能供熱第八公司去年夏季剛剛接手的小區。由於以往供暖效果不好,因此供暖單位想對已經老化、堵塞的供熱管線進行更換,同時進行分戶改造。供熱公司走訪時,該小區1?3單元的居民同意實施改造率達到80%,供熱公司在供暖期前已經分戶供暖改造完畢;4?6單元的大部分居民拒絕改造,只有18戶在分戶供暖改造協議上簽了字,同意率僅為36%,不少居民連供暖單位提出的室內更換管線也不同意,甚至不讓供暖單位工作人員進單元門。老舊的管線不改造,屋子就熱不起來,對此供熱公司也無可奈何。

  類似情況在我市並不罕見。道裡區安達街28號的1棟樓管線老化堵塞,影響供熱質量,對此問題,華能第六分公司多次與住戶協商未果,因分戶同意率不足80%導致未能及時進行分戶改造;道外區紅旗大街502號紅河一街區2號樓9單元進行分戶供暖施工時,一些多年欠繳熱費用戶不同意分戶改造,拒不開門,而用戶不簽字施工就無法進行。

  鍋爐並網,小公司不交權

  去年,哈市通過推進熱源建設、分散小鍋爐並網和陳舊老化管網改造三項重點工程,共拆並分散小鍋爐513臺,仍有1300多臺分散小鍋爐沒有清除,這些小鍋爐仍承擔了大量的冬季供熱工作,而負責運營這些小鍋爐的,大多是一些私營的供熱公司。為了節省成本,讓利益最大化,像供熱抽條、一天兩遍火的情況司空見慣,供熱時長嚴重縮水,供熱質量急劇下降。大多數的小鍋爐拒不執行供熱期前提前預熱的措施,導致居民屋子在供熱開始後溫度不達標。

  記者在采訪12345、12319提供的投訴熱線案例中發現,位於南崗區文化街26號的三文小區是由小鍋爐供熱,整個小區的住戶都對供暖質量頗有微詞。據該小區的居民反映,晚上供暖時間很短,到22點左右鍋爐就停熱,“用手摸上去,暖氣片冰涼冰涼的”。

  目前,哈市正在制訂《哈爾濱市拆除城區“小煙囪、小鍋爐”實施並網改造三年行動方案》,方案要求,凡在集中供熱項目輻射區域內的分散小型熱源,不論其隸屬關系和所有制性質,都要按規定並入集中供熱熱網,對部分拒絕並入集中供網的小鍋爐企業將強制推進並網,力爭至今年拆並市區現存小鍋爐,使城市集中供熱普及率提高到83.4%。

  擅自改造,陷搶熱惡循環

  市民住不上暖屋子,還存在一些隱藏很深的“搶熱”現象。道外區祥泰名苑一戶居民向供暖單位天恆物業投訴室溫不達標,公司派維修人員到現場發現,該用戶私自改造了家裡的地熱管線,將客廳與涼臺隔斷拆除,導致客廳不保溫,溫度不達標,而工作人員測溫顯示,臥室溫度18.5℃,廚房19.3℃。記者還了解到,不少居民擅自安裝循環泵“搶熱”,把周圍住戶的熱搶走,自己家裡溫度是上去了,鄰居卻挨了凍。

  由於問題出在用戶自身,供熱單位不好解決,不少居民也紛紛效仿,都安起了循環泵,使供熱陷入了惡性循環,影響整個單元的供熱質量。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