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院士『進駐』企業 搭起登高『天梯』
2012-02-01 08:29:4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徐雯燁 張殿敏 彭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2月1日訊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是我國各領域科學技術的頂級專家,代表著其專業領域的最高水平。在今天我省經濟建設的大潮中,20支由院士帶領的高科技『高端』團隊『進駐』企業,引領產業發展。

  企業院士工作站會產生怎樣的能量聚變效應?帶著這個問題,記者來到他們中間。

  瞄准市場前沿破解技術瓶頸

  土地一天天『金貴』,城市的建築越來越高。目前普遍使用的剪力牆結構,只可適應20層以下建築的使用要求,若能使砌塊剪力牆結構體系應用向20層以上伸展,將使寒區建築業在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上進入新的階段,並為我省開闢更為廣闊的建築市場。然而,『跨越20層』卻是黑龍江建設集團一直難以攻克的技術瓶頸。

  當得知我省正在推動建立企業院士工作站的信息後,建設集團主動找到省院士辦,希望幫助聯系院士建站,破解技術瓶頸。經省院士辦牽線搭橋,中國工程院院士謝禮立欣然應允。2010年9月,建設集團城鄉低碳建築院士工作站建立,『寒區100米高層砌塊整澆牆建築成套技術與示范』項目成為工作站的首個目標。2011年6月,該項目在哈爾濱科技創新城示范工程——科盛科技大廈啟動,現已完成初步的砌塊剪力牆基本力學性能試驗和動力力學性能試驗,並通過大量的數值模擬分析,驗證了現有設計理論的適用性。

  像黑龍江建設集團這樣的企業在我省並不在少數,它們走在市場前沿,視創新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卻苦於缺乏科技人纔,尤其是高端人纔的支橕。

  洞悉這一情況後,2010年初,我省與中國科學院、工程院展開深度合作,開始創建企業院士工作站。與以往臨機性諮詢、一時一事合作不同的是,院士工作站使企業擁有了不走的專家,這一催生科技成果及其產業化的高端科研平臺,不僅幫助企業攻克發展道路上的『攔路虎』,還為企業產品創新、技術創新進行『造血乾細胞移植』,使企業自身『造血』功能極度增強,激發了蓬勃發展的不竭動力。

  龍煤集團煤炭產業技術創新院士工作站的『高瓦斯、煤與瓦斯突出煤層無煤柱煤與瓦斯共采技術研究』項目,由工程院院士袁亮領軍,40人高科技『豪華』團隊參加。項目將實現瓦斯的高效利用,保證安全高效開采,並可使煤炭資源回收率提高2~5個百分點,一個工作面預計可節省2000萬元。

  以世界眼光為企業搭『天梯』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作為我國各領域科學技術的頂級專家,院士們一旦進入企業,往往會以高深的專業視角、廣闊的世界眼光、潮頭的全新理念,為企業的發展方向、重大科技項目的確定以及管理方式等提供『錦囊妙計』。

  齊齊哈爾軌道交通裝備有限公司建立了重載快捷貨車院士工作站,首位進站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予恕針對公司在人纔、技術、產品和企業文化方面的實力,提出打造世界第一的交通裝備企業的目標,指出只有佔領世界貨車制造制高點,居引領地位,纔能佔領市場,永遠第一,並提出了具體可行的建議。企業負責人感慨地說:『院士的點撥令我們豁然開朗,為公司的長遠謀劃提高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對專業的世界科技前沿情況和發展方向的深刻了解,使院士們在項目的先進性上更有真知灼見。在中國工程院院士任南琪的指導下,龍江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環境生物技術院士工作站確定了5個污水處理項目,4個污泥處置項目。企業樹立了推廣一代、研制一代、預研一代的戰略發展模式。

  據省院士辦主任朱琳介紹,目前我省已建立企業院士工作站20個,開展科技攻關項目38項,這些項目個個都是『重量級』的。

  不僅如此,院士帶給企業的,還有院士及其團隊的『無形資產』:世界范圍高端前沿的信息、先進的技術手段、覆蓋其專業領域並輻射外界的高層廣泛的人脈關系、國內外合作伙伴的資源共享、院士的認知度效應……無不為企業打開一扇新的窗口。甚至院士工作站的『牌牌』,也成為企業的軟實力。

  院士進企業,名師入家門。各企業都選派高層技術人員參與院士工作站的工作,在與院士及其團隊『零距離』的學習工作中,科研能力得以迅速提高。

  政府助推護航企業走『高速』

  企業院士工作站由政府推動建立,政府雖當媒人,但卻不包辦。

  根據企業提出的需求,省科技廳積極牽線搭橋,當好『紅娘』,省內沒有專業對口的院士,就在全國范圍內為企業找院士。當得知龍煤集團迫切尋求從事煤礦瓦斯研究方面的院士,省科技廳領導在上海開會期間,找到全國瓦斯安全方面研究的權威中國工程院袁亮院士,請院士『出山』,對方深受感動,當即答應。

  秉著有利於資源優化配置,有利於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原則,我省綜合考慮地域、行業和企業性質分布,縝密、嚴格、科學地選擇建站單位。目前已建的20家院士工作站,分布在6個地市,19個行業,有9家是民營企業。建站單位必須是經營狀況良好、有一定規模的高新技術企業,要有明確的研發任務和穩定的經費支持,有較高技術水平的研發團隊,並優先考慮已與院士有過多年合作、有項目依托的企業。組織專家審評並赴企業實地考核,嚴格把關,成熟一個建立一個。

  不搞『拉?配』,不搞大幫轟,不盲目追求數量,雙方自願建站,是我省建立企業院士工作站的另一重要原則。也正因如此,在已建立的工作站,院士與企業因著共同的事業拴在了一起,雙方都乾勁十足。

  我省還采取多項措施,確保院士帶領最高水平的精英團隊在企業能發揮更大的潛能。

  如今,院士已成為企業熱求的『科技明星』,我省仍有多家企業正在積極申請和籌建院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這個由高端人纔團隊組成,應用高端前沿技術,研發高端產品的高端科技平臺,像一臺高效運轉的發動機,正推動企業在高速發展的道路上疾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