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2月5日訊“兩年前北京的初雪就遲遲不下,讓北京人民郁悶地度過了一個無雪的冬天。而兩年後就連銀裝素裹的冰城都開始不下雪了,這是不是說明冬天無雪的現象會變成一種常態呀?冬天無雪的順序是不是也是由南到北的趨勢呢?”
猜想一:
會成為一種常態?
專家:只是偶發現象
“兩年前北京的初雪就遲遲不下,讓北京人民郁悶地度過了一個無雪的冬天。而兩年後就連銀裝素裹的冰城都開始不下雪了,這是不是說明冬天無雪的現象會變成一種常態呀?冬天無雪的順序是不是也是由南到北的趨勢呢?”
對此,省氣象臺專家斷然否定。“當然不可能,今冬雪少只是偶發現象,沒准過幾天就會下雪了,哈爾濱的氣候特點是冬季很漫長,從前一年的11月下旬至來年的2月下旬至3月,在近150天左右的時間裡,冷空氣一般異常活躍,而這裡面總有冷暖空氣交匯的時候,下雪的幾率顯然比不下雪的幾率大。而且以往也有2月份、3月份多降雪的例子。至於由南到北,逐漸開始少雪或者不降雪的說法也沒有根據,2007年我們的降雪量很正常,可遼寧的降雪量就特別大。”
猜想二:正月十五下雪?專家:可能性很小
大年初六,亞布力一家滑雪場裡,商靜與幾個朋友滑得特別起勁兒,唯一讓她感到遺憾的是,滑雪場邊的山都是光禿禿一片,“想照張雪景都不行,滑道外面一點兒雪都沒有,一看就是人工的。”
在不少哈爾濱市民的觀念裡,下雪與過年是密不可分的,如果少了雪花,年味也變淡了不少,無雪的冬天,能否在元宵節彌補一下大家的遺憾?
省氣象臺值班預報員表示,這樣的願望實現起來有點兒困難,從目前的資料情況分析看,未來七天,也就是元宵節期間下雪的可能性很小。“但也不能說一點兒希望都沒有。由於大氣環流的變化很快,也有可能出現變化,但從整個環流背景來看,哈市降雪可能性不大。”
猜想三:極端天氣的先兆?專家:大家多慮了
“你注意到沒有,今年氣象臺連續發布了多次重大氣象信息專報,冬季無雪是不是極端天氣?”這樣的猜想一度充斥著很多論壇、貼吧,也難怪人們產生各種“疑慮”,災難頻發的2010年,“南凍北旱”的2011年,不下雪的2012年……甚至有人在網上兜售起“2012世界末日諾亞方舟”虛擬船票,“買者”甚眾。
《哈市12月底有望出現降雪》、《哈市未來十天仍無明顯降雪》、《哈市未來一周仍無明顯降雪》這是哈爾濱市氣象局發出的三期重大氣象信息專報,時間跨度為2011年12月7日到今年1月4日。對此,省氣象臺專家表示,發布氣象信息專報主要是給有關部門提示,與天氣是否極端根本沒有一點兒關系,是大家多慮了。
近幾年,“極端天氣”這個名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公眾面前,為什麼會產生這麼多極端天氣?監測站宋站長認為,“目前大部分氣候學家認為隨著全球性變暖,極端天氣出現的頻率正在增加,不過全球性變暖如何影響極端天氣的出現,之間的必然聯系是什麼,目前仍是一個未解之謎。”
猜想四:
今夏會乾旱?
專家:民諺不一定准
“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大寒小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一句句具有詩意的民間諺語背後,是否暗藏著科學道理?
“有一些民間諺語有一定的道理。”省氣象臺專家表示,民間諺語中的預測只能用來參考,而不能完全用來預測天氣,冬季乾旱並不意味著夏季會持續乾旱。“某一天的天氣與幾個月後某一天的天氣,也不一定會有必然的聯系。不過缺少降雪,將會增加病蟲害發生的可能性,對於越冬作物的生長,會產生負面的影響。聽民間的氣象諺語,要追本溯源,要看這句話出自何處,如果這句諺語在南方一帶出現,可能很適用,但對北方可能就不准確。”
此時,冰城寒風依然吹過,依然沒見飛舞的雪花,只有細小的微塵吹打著不再純淨的冰雕……有雪怨寒冬,無雪盼晶瑩。冰城的冬雪越來越精貴,也讓人們對它的期盼越來越濃重。希望如同氣象專家所言:真正的大雪紛飛往往發生在2月末的立春後,那時,冰城的市民可以看著天上飄飄灑灑地下著哈爾濱特有的“晴雪”,大口呼吸雪中清冷卻通透的空氣。